“两个辩论(争论、争吵)的人没有真正的高人和赢家,只要你开始争一个是非对错高低,甚至内心起一个念头,就已经输了。”这是写作群里周老师说的话。
要说争论,昨天下午看到我们居民小区微信群里的一番争论。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区的居民都要安排到小区门口值班。就因为社区负责人员把值班安排做了一下调整,重新做了公布,有个居民不愿意,在群里大发牢骚和脾气,质问管理人员为什么要调整?调整为什么不征求她的意见?为什么不事先通知?
社区管理人员一再解释是因为有的人员上班外出了,没办法值班才把人员做了调整。可这位居民就是不愿意,不理解。甚至出口脏话。社区负责人只能在群里道歉,可是这道歉无济于事,人家还在群里面谩骂。我看了这一连串的蛮不讲理的质问。虽然不知道这人长什么样,但是已经知道了这人的品德素质。
也不知道最终这小区门口的值班如何安排了?群里再没有了下文,遇上这样的烂人烂事,也许社区负责人就自己去顶班了吧。
今天下午稍微有点空,抓紧去我的写作群里面开始爬楼,看这些写作大咖们的文化交流。又发现了写作群里的争论。刚开始是对文章的评论的争议,后来直接到了人品的诋毁和攻击。周老师适度的出面说话了,话语委婉,意在劝解。可是两个文化人唇枪舌箭不肯罢休。文化人争论起来也很精彩,满篇的之乎者也。周老师最后下了通牒,如果再不休战,将清除写作群。

争论告一段落,群里面也转移了话题。后来看到之前的一位争论者在群里面致歉,并表明了自己反思的结果。这位文人也是听了周老师的话,休战后喝了一杯茶,读了一会儿书才反思刚才的争论不对。
看来国有国法,群有群规。周老师的大度包容和至理名言教育了一个人。
人和人相处,总会伴随各种争论。有些争论能够让人在思想上互相印证,让彼此都获得提升。但还有些争论却完全是负面的,对我们的人生一点帮助也没有,只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扰乱我们的生活节奏。
对于这样的争论,我们要尽量少参与。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更是要少接触。
我也联想到在我的管理工作中,有时候当同事有异议与我争论时。我一向都是心平气和、暂停争论。给对方充足的时间让回去考虑,另选时间再做解释。看别人的争论,我随时都在警醒自己。但是却没有周老师这样大度,最终也没有将争论者清除出写作群。
大智慧的人会随即住口,喋喋不休的人往往也是没素质的人。大格局的人,从来都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与人争论上,因为他们知道争论不仅拉低自己的层次,更是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一种浪费。
以此文告诫自己,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做到不与人发生争论,一旦有了争论对错和高低的念头,我就已经输了。不,我要做大格局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