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里书外
孩子,我们一起走。读«目送»的感怀

孩子,我们一起走。读«目送»的感怀

作者: 珰珰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7-16 08:21 被阅读0次
孩子,我们一起走。读«目送»的感怀

      龙应台的«目送»之前我并没有仔细阅读过,但是最后那一段,却是早已看过,其中的感觉随着我的玎玎的成长愈来愈有了一些共鸣.她说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的玎玎已经四岁半了,但是在无数的夜晚或者白天,只要他睡着了,我看着他,蕾丝边一样的长睫毛,微微撅起的粉嫩的小嘴巴,两只小手还托着小脸睡的乖巧又可爱。

    现在看,还是一个宝宝的摸样噢,但是这个宝宝已经会和妈妈斗嘴,会耍小脾气了啊,嘴巴甜的时候哄得人蜜一样甜,发脾气也会故意说一些气人的话。就是这个小宝宝啊,一点点的长大了,好多曾近的画面似乎还在眼前呢。

      从一开始那么小的一个小肉球,无比的依赖着妈妈,就像是和妈妈长在了一起,慢慢的长大,一点点的从我身上开始分离,而我欣慰的看着他的长大,对于他有时表现出来的撒娇和依赖,都觉得是捡到了宝,因为知道这样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少了,当他委屈或者被我批评的时候,扑闪的大眼睛,两手一伸撒娇着说"妈妈抱―"我总是忍不住心中一软。

    不知道这样的时刻还有多少了,每个他依赖着我需要拥抱的瞬间都那么弥足珍贵。现在他还是萌萌的小正太,以后就要是倔强的小少年,意气风发的小青年了,到那时候,恐怕不再会矫情的扑倒妈妈怀抱里的寻求安慰了吧。

        孩子总归要长大,看着他长大的身影我只能开心的挥手,“孩子,加油”,他在前进,我也得前进,只为了以后除开目送他的背影外,能够并肩赶上多说上几句话,孩子,我们一起走吧,让彼此的人生更多的温暖着对方,照耀着对方。

      有时候在想,为什么我想有个孩子,除开生命的传承外,我更加觉得参与一个生命的诞生与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让我自己的人生也更加丰满多姿,看世界从此也感觉多了一个角度与维度。

相关文章

  • 孩子,我们一起走。读«目送»的感怀

    龙应台的«目送»之前我并没有仔细阅读过,但是最后那一段,却是早已看过,其中的感觉随着我的玎玎的成长愈来愈有了...

  • 不必追

    --------读《目送》后感 《目送》是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

  • 关于养育:培养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

    养孩子的过程是手拉手一起走一程,然后有一天能目送孩子展翅高飞。 这之中,我们做的是帮助孩成为独立的个体,在他自己不...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读龙应台的《目送》有感 喜欢散步,读书写作累了,就出门走走。有时候,约个可爱的人,一起走,但是两个人走路,只有...

  • 孩子,我们一起走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跟我分享,她花了一年的时间思考,要不要生孩子,要不要带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后来,她做了母亲。...

  • 荐书,给美君的信

    还记得看《目送》看得泪流满面,读《孩子,你慢慢来》觉得我们的确要放慢脚步,耐心陪伴孩子成长。《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来...

  • 想再牵牵你的手

    小时候读《目送》时对“父母和孩子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 这句话的感觉是淡淡的...

  • 走不出的目送

    “书香丰底蕴,清气溢芳华”读书分享会。胡琴的一篇《忧伤而甜蜜的目送》,象一组缠绕在心尖上的琴弦,每一个音符,...

  • 读《目送》

    《目送》有散文的特质,又有杂文的锋利隽永。 每篇文章篇幅不长,却记录着生活的点滴。 文中所写尽是生活琐事,却蕴含着...

  • 读《目送》

    这是一本龙台先生关于亲情和友情的散文集。书中多次用细腻的笔触,描写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的成长,父母的老去,那种渐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我们一起走。读«目送»的感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kt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