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四月中旬,在县城街道就有了香包的浓香味,遇到大风从北向南,简直就是香气四溢。
下班走过热闹的菜市场,发现摊位中出现了许多卖粽子、卖粽叶的。是啊!端午节快到了!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每一个节日,都有难忘的故事;每一个节日,都有浓郁的文化内涵;每一个节日,都有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我的家乡,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之际,那缕缕情思禁不住涌上心头。
家乡的端午节,既古老厚重又传统味儿十足,这其实与家乡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作为周朝先祖肇始之地陇东,家乡保留了大量的周秦文化习俗。传统的端午节是以纪念爱国圣贤屈原为主题的,小孩们都知道汨罗江、屈原、粽子,但在我家乡陇东,端午节更和农耕民俗文化紧密相连。
家乡的端午节据传是周朝时代就盛行的节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一般都发生在端午节后的时间段里,端午节一过,基本就到夏至时节了。
夏至是家乡割麦子标志性时节,有农谚道:夏至夏至,麦子不能活!
古代人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粮食收割,在端午节这天天蒙蒙亮时,就去集市上置办夏收物件,包括雄黄、艾叶等驱赶虫蛇等毒物的东西,还包括了绣制精巧的“绌绌”,即今天庆阳一带流行的香包。
这天的集市,叫露水集,直到今天还在沿袭。 在端午节这天,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佩戴这些用丝绸刺绣而成的百兽百虫百禽模型,寓意百毒不侵。
记忆中最为流行的是“五毒”肚兜,在肚兜上刺绣了“蛇、蜈蚣、蝎子、蚰蜒、蟾”五种毒虫,每个儿童都穿戴一件,寓意辟邪祛邪。
这种刺绣着“五毒”图案的肚兜,现在已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品,在一年一度的庆阳端午民俗文化节上,“五毒”肚兜都是抢手的产品。
家乡的香包在全国独树一帜,经过挖掘发扬传承,已开发传承总计1000多个式样。庆阳福娃、华池宋代千岁香包、百凤朝阳、“五毒”肚兜等已经成为庆阳香包代表产品。
绌绌这一古老的端午节寓意吉祥平安产物,至今在宁县一带完整保留着名称叫法,佩戴忌俗,这和周先祖公刘到古公亶父十代人,在宁县建立了五百多年的古豳国有着深厚联系。
怀念小时候的端午节,佩戴一身的绌绌,有老虎、兔子、蛤蟆、老鼠、蛇、牛,提着黄米粽子,额头上、耳背后抹一片儿淡淡的雄黄,和着身上浓浓的香草味儿,跟在一群大孩子的后面,说笑着,打闹着,进百家门,吃百家粽子,偷偷地把小香包放在老师的讲桌上……我们的眼中,整个世界都是端午节的味道!
家乡的端午节,既有华夏传统特色,又有地方独到的韵味。愿家乡民风淳朴和睦奋进,爱情忠贞和美,岁岁年年过端午,迎百福,纳千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