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是因为难以理解明白书中的意思,这本书是道理太多,章节太多,看得我实在苦闷,太磨人了…以至于我看到这本书心里就有一股浮躁之气。刚开始热度比较高,效率比较好,但是读到了这本书中间部分,间隔了好几天才拿起书来看一看…断断续续,读的很慢,效率很低,与其说自己给自己定量,每天必须读完一个章节,还是自己不想放弃,害怕失落,忧愁,于是我鼓足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吃的下苦、调整好心态,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我还是一个性情反复无常的人,我今天说的话明天有可能变了想法,所以就想办法让自己坚持!有句话很激励人心,叫做你成为不了心态的主人,必然沦为情绪的奴隶,我不能放任自己凭借自己心情来做事。假如遇到伤心烦恼的事,我也要很快的自我调节回来。
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柴静写的,2年前买的,在一次网络上看到柴静的演讲,当着众多社会知名人士口若悬河,口才很好,所以买了这本书。
至今翻开阅读时才发现作者是李少聪著,80后著名女作家,京城知名撰稿人,专栏作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出版有(女人言行决定男人成败)(女人好命不如好心态)(好习惯成就男孩一生)等励志畅销书。
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我每个字都仔细阅读,里面知识点很多,符合学习沟通领域的书籍,实用性很强的一本书,从小我就不太会说话,很自卑!见到长辈不知道说什么,见到陌生人就脸红。而这本书告诉我们沟通之道,让我反思自己以前和别人的交流方式。
比如,书中:聊家常的方式,让对方放下顾虑。这一小节,我以前因为胆小,害羞,所以见了我亲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也听我父母这一辈的人相互交流时,都是在聊一些家常,比如舅舅身体怎么样?舅舅的女儿身体怎么样?有小孩的孩子几岁了?我就觉得非常的无聊…我也从来不会关注这些细节,因为我压根就不感兴趣。
越长大就要让人家觉得你懂事了,见到长辈要打招呼了,我就学着大人的模样,问一句,那个谁在不在家哇?然后他回答了一堆,我说:嗯,走个过场,没办法,客套,客套。
那天表哥从杭州回来,我们很久没有见面了,那天我们和地方上的伙伴在吃饭,听说老表要过来,见面的时候我也是说了句客套话,我问今天刚回来啊?他说是的,今天刚回来。然后在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唠唠家常什么的,都是聊一些其他的,有的,没的。其实亲情这个东西很强悍,无论你走到哪都注定的,没法割舍,我妈说,虽然舅舅有些地方没有做好,但毕竟他是我和一个妈生的,一个肚子里出来的。
很久没见的亲人见面,两个人谈话就像聊家常一样,就会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这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放下自己的顾虑,向对方吐露自己的心声,拉近彼此的距离。现在才发现老一辈的人都是谈话专家!
我再去温州卖房子之前和老姐说:今年卖他个3个亿,回来请你吃大餐。然后等我从温州回来的时候,我就要和老姐说,我在温州的情况,目标有没有实现,柴静说:(一个记者首先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人,只有你内心先对别人袒露,才会得到别人的心灵,我希望自己永远是这样)。一个人只有越真实,越坦然,越本性,他才越有可能获得幽默感,越能发动人心。
那什么是沟通?沟通是双向交流,说话是双方交际的基础,让对方参与话题中来。why ?只有双方都参与到对话中来才会有交流,使谈话场面热烈,气氛和谐,进而有可能在交流中产生情感。ps,1有些人在说话的时候不给他人插话的机会,尤其是当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只顾着自己滔滔不绝地说,却不知对方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事实上谈话不是演讲,不是个人表演的独角戏。要擅长把接力棒交到别人手里。
以前,困惑说话该怎么说,说什么?现在发现原来说话是说别人感兴趣的,而不是自己喜欢的,要说他人最关心,感兴趣的话题!
这本书告诉我们和人相处时的种种方法,道理,符合想要提升自己沟通技巧的人,在沟通上少走弯路,为自己创造更为宽广的人生舞台。

网友评论
遇到聊的来的朋友也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