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自己制定的每月成长回顾,到现在竟然成了季度回顾。
突然想起曾经看过篇文章,一个被业界认为极其优秀的日本人,在接受采访时回答记者说:“我并没有你们想的那么优秀,因为我是一个坚持到最后的人,其他的人都中途离场了,独自剩下我,自然就成为了那个优秀的标签!”
求学时,报名一家夜校学习英语课程。第一个礼拜,教室里座无虚席,还有很多学生都必须加座才能听课。课间有学生去抱怨,我一旁听着,老师莞尔一笑,戏言细语似的:“再过一个月,你们来看,座位会空出一半。” 果然,到了学期末,整个教室只有前面4,5个人,从最初大班的课结果浓缩成了一堂堂私教课了!除了讲授英语课程,老师还为我们分析欧洲和北美的经济差异,和他的个人体会......最后我是为数不多的拿到学习结业证书的同学。

人,最大的挑战不是旁人,而是自己。
旅游
俄罗斯亲子旅游20天。
我的亲子旅行安排,一切为了孩子将来的发展而有序计划地进行。 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中重要成员之一,广袤的土地,战斗的民族,亲历感受,目的就是让孩子有深刻的比对。长达三周的自由行,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是观察孩子的处事判断、语言和各方面的反应能力。也是对未来孩子的异国求学之路做了一场预先的鉴定,为全家彼此做好更多的心理铺垫。
亲子活动
法国音乐剧,电影,摄影展
对孩子,除了知识教育,更需要培养美学的修养。
美是一种生活方式。
康德说,“美是无目的的快乐”,他的定义被广为引用。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自古以来,“美”被不断定义。在蒋勋看来,美是一种救赎,实现这种救赎则需要从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这五个不同的方面去感受美的一切。
美是一种情怀,当一个人的内心被“美”包裹着,那么这样的生命也是一个竞争力最强的生命。看似无用方为大用,欣赏最好的文学音乐和电影,这一切美好的东西会让孩子渐渐拥有一双辨别的眼睛,一对会欣赏的耳朵,一颗会挑剔的心,这样的人生才会更丰盈和快乐。
个人成长
我的文章《大美俄罗斯,我却在代沟的夹缝中周旋》被一家大号《慈怀读书会》转载;
与《慈怀》大号的大BOSS线下见面;并约稿《和有温度的人在一起》,《读完这15本好书,改善家庭亲子关系》;
个人公众号开始运营,自己的梦想计划有序进行;
加入偶像的写作小组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妈妈群的各种提问,将我所有的家庭教育观念,像通关一样被逐一打通,逐渐形成自己的家庭教育概念雏形;
原本可以提高自己的一次线上语音分享机会,因为家人健康原因不得不取消。得益于成长引领人的关注,我开始整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并逐步形成属于我自己的家庭教育体系;
阅读
已读书籍: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俞敏洪(中国)
《习惯的力量》查尔斯-都希格(美国)
《这么慢,那么美》罗敷(丹麦)
《向前一步》谢丽尔-桑德伯格(美国)
《了不起的裤裤--内裤进化史》布里吉特-戈维尼翁(法国)
在读书籍:
《博雅教育》杨福家(中国)
《喝茶慢》徐玉莲(马来西亚)
《杜威家书》约翰-杜威(美国)
写作19篇
运动
一直没有能持续坚持,这个是我心中的“伤痛”,2017年剩余的100天里,我已经坚持平板撑90秒5天.
送给自己的一段话:
小成功并不会以整齐、直接、连续的形式出现,不会每一步都让你确切地感到自己在靠近设定好的目标。
将注意力集中在小成功上,并用它们来激发精神,并将它们变成自己的惯常行为。
我的未来,现在的每一步都算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