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哪些事情是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呢,李开复提到过5秒钟原则,大部分需要人类思考5秒钟以下的事情,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代劳,哪些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呢,大概以下七个方面:1)跨领域推理,2)抽象能力,3)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4)常识5)自我意识,6)审美,7)情感。而其中2、5、6、7都可以通过学习美术得到提升。
抽象能力体现
甲骨文,古代的图腾,象形文字,都是通过符号来抽象表达绘画。幼儿4岁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大脑可以将外界复杂的信息转变为规则,完美图形的能力,创造象征符号是儿童智慧发展的表现,应给予鼓励。

自我意识——个性展示
每个人的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表达与故事,有每个人的心,通过每幅画,可爱的造型后,都可以看到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不同的爱好及对美的不同的追求。通过他们表现的形象,趣味和形式,会直接显示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

审美能力提升
1)神韵。绘画形象内的气质,苏东坡有“论画以神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2)意境。画面营造境界情调,就像白居易的诗“花非花,雾非雾,夜半开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给人朦胧的美感。3)寓意,寄托某种思想或者情绪。4)情趣,作者表现出的情致与艺术风格。

情感的表达
儿童绘画是儿童自发地无规范地通过生活体验和想象,创造图像和绘画形式表现的画,反映儿童心理特征,反映认知,表达情感与对美的感受,原生态的儿童画,叫儿童视觉艺术语言。绘画是儿童心灵的窗口。儿童用画来表达爱,用绘画表现生活感受,,用画抒发和排解情绪,用绘画来进行想象。画画是情感的表达。

美术教育
知识与技能很容易学习与改变,但是能力事需要慢慢培养的基础美术与美术家从事的创作设计工作有很大差别,基础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初始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家。
儿童期的艺术发展要以他们的生活为基础,教学应加强人文教育,加强视觉观察,提高知觉能力,并不断注意培养审美创造的意识和能力,是他们的认识能力自然的从主观向客观发展,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沿着个人独特发展的路,继续有信心的走下去。老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对课程进行准确并易于理解的阐释,使学生明白道理,认识规律,学习方法,掌握技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