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说个高人作为起兴:
每晨夜以从容,常抱膝长啸。
大家知道说的是谁吗?
这是个惊天动地的人物,不知道也没关系,文章后面会说。
道教传承至今,有很多法术失传了或者与其他法术合流——————不过也有人说并没有失传,还在隐秘的流传着。
今天说的法术,据说可以役使鬼神。有个道教的朋友告诉我,他师父在三十多年前曾经在安徽遇到一人对面而来,宛如魏晋名士,披发跣足行于山间。当时时将黎明,走在山间,他师父忽然觉得一股清气扑面,不由精神一振,知道对方不是凡人,刚要上前求教。那人一声长啸,转入林中不见了。
他师父忽然觉得头脑极为清醒,很多以前想不通的地方一瞬间赫然贯通,他寻个地方坐下,细细的思量一番,再睁开眼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他知道是那人指点自己,但道教讲究顺其自然,居然对方不见也不可勉强,只向那人走入林中方向深施一礼便离开了。
他师父后来常说能有如今的成就,多亏那一声长啸。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了:啸法!
唐代孙广云:"夫气激于喉中而浊,谓之言:激于舌端而清,谓之啸."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兮。”王逸注云:“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夫啸者,阴也;呼者,阳也。阳主魂,阴主魄。故必啸呼以感之也。”就是说楚人以长啸大呼的方式,召唤死者的魂魄。
啸是一种气沉丹田,以横隔膜压迫气息,通过声带发声,在口腔前部形成共鸣的发声方式。
自然界的声音节奏,有的有规律,有的无规律,因此啸法的响声也有两种,一种是无规律的,节奏比较自由的,便于灵活掌握的,称为“气啸”,带有原始宗教的色彩;一种是有规律的,节奏比较整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的,称为“歌啸”,带有现代音乐色彩。
啸法有节律的振动是对呼吸道中的各个器官和肌肉群的内在按摩,从而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同时,用舌头和嘴唇发出各种声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高级的条件反射过程,经常行啸就是对这种高级条件反射的锻炼,不仅使条件反射更灵活和迅速,也调节了人的意念,使人在行啸时能达到忘我的境界,由上可知,啸法不但锻炼了各种器官和肌肉,还锻炼了呼吸系统,调节了人的意念。
所以我们现在该说了,开头那位神人,便是诸葛丞相。
可见啸法绝非小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