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所老城区名校,我的心中充满感谢、感恩与感动。首先接受学校不容易。营盘路小学本就教学设备设施有限,却腾出若干教室接受我校学生上课,这种奉献精神让我心怀感恩。二是营盘路小学校长不容易。两个学校,截然不同的文化,既要保持清水塘小学的教育教学传统,又要践行营盘路小学的办学理念,这种传承、融合让我心表感谢。三是老师们不容易。54位教师经历两年之后只剩下36位,人员流动中让教师缺乏安全感和信任度,没有向心力让教师缺乏归属感和认可度,而老师们还能够兢兢业业,认真教书让我心生感动。
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清水塘小学作为一所老城区名校,如何在雨后春笋般的大校和新校中立足,改变是唯一出路。这一年,我会努力走近老师,走进老师,感受老师的变化与创新,感受学生的变化与活力,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落成。
精彩回顾:
1.8月31日,在全体行政和一年级全体老师(戴旖欣、胡蓉、陈颖、陈晓静)的努力之下,紧张而充实的入学教育走进了清水塘小学。孩子们做名牌、练常规、看校园、学要求、宣誓言,家长们聆听学校行政的《致辞》《一年级习惯培养建议》《做与时俱进的优秀家长》。三个小时,扎扎实实,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专注与用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将用六年的优质教育来润泽孩子六年的美好童年。
2.9月4日,这一天学校开始了行政每天一“巡”。半个月来,通过彭越副校长、陈颖主任、蒋小华主任的巡查,发现一年级、二年级、四一班、五二班、五三班、六年级的老师们早早来到了学校,在教室指导学生早读。其他班级也纷纷开启了班干部自主管理模式,早读井然有序。琅琅书声已经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 9月4日,学校在开启巡课的同时,也开始随堂听课,吴敏华老师的语文课渐具风格,特点明显。主要体现在:(1)板书设计简洁美观,书写规范漂亮;(2)问题设计既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学生学情。既有整体性提问,又有关注重点语句的提问.(3)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其写法,提升其写作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是预习扎实,复习到位。二是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记笔记成为了一种常态。三是学生读书写字姿势端正。四是无论是自学、小组合作还是老师提问,学生自始至终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李娜老师尽管工作时间不长,但也相当老练。孩子们的常规能够如此良好,可见她一年来是用心的。整节课的学习任务是13个生字,李老师教学语言富有童趣,普通话也很标准。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既能够关注到学生发言的精彩,并进行即时评价;又能对学生要求严格,纠正学生读音中的错误。孩子们整节课自始至终都积极投入,处于认真学习的状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两位不同年龄段教师的身上我仿佛感受到了全体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相信在日后的日子里,还会给我更多的惊喜和精彩。
感动瞬间:
1.六年级L老师有脚疾,营盘路小学叶文奇校长倍加关心,把六年级二班教室搬至一楼,免除了L老师上楼之不便。
2.清水塘小学的退休教师、特级教师杨瑞华老师亲自与我交谈近一个半小时。一方面是对学校改扩建迟迟未动工心存担忧,学校改扩将近两年,未能如期回迁。学生跑远不求近,家长负担不容说,更让人担心的是路上的安全。另一方面是念念不忘前任校长刘戈同志的清水塘情怀。刘校长在任几年,早出晚归,心系学校,特别是学校改扩建期间负责拆迁工作更是历尽艰难。对清水塘小学的校史精心整理,四处寻访。同时她对也我提出了殷切希望:第一要专心办学,让自己与学校一同成长。第二要挖掘清水塘小学的传统,整理、提炼、升华,让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第三要召开长期在清水塘小学工作的老教师座谈,联络校友,设计好学校新建开校典礼。第四要把握好教师入校关。一个近80岁的老教师如此心系教育,心系清水塘,而我正值中年,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图强?只有带领着清水塘小学全体教师奋力直追,砥砺前行,才会不辜负老校长、老教师的期望。
3.9月13日,易贝老师前往金沙小学辅导学生朗诵节目,一天的时间,她手把手地示范,一对一地纠正。每一句朗诵,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她的专注与专业。这就是才华横溢、又红又专的清水塘教师。他们是清水塘小学的,也是开福教育的,期待更多的优秀者步入传经送宝的行列。
4.在制定《清水塘小学岗位动态管理微调细则》前,我找了一些老师面对面谈话。周红艳、李蕾、黄璜、李灿、易贝、彭越等老师淡看名利,干脆利落地表态愿意谦让成全老教师。他们这份不计个人得失舍己为人的精神让清水塘小学又有了暖阳与信任,有了家的温馨与幸福。
给老师们的话:
尽管我每天在清水塘小学老校区上班,负责学校的改扩建,只能周二去营盘路小学看看你们,但是我的心是与你们在一起的。
(开福区清水塘小学周满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