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冰
琐事,乃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很普遍,无关紧要。
然,小处见大。就是这些锁锁碎碎的小事,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若琐事随意,“大事”可危。
这几天亲历的几件琐事,感触颇深,不吐不快。
琐事之一
我家小区附近有一设置交通信号灯的十字路口,虽城小、车少,但路也相对比较窄,所以,上下班时段也可谓车水马龙,我也是每天上下班必过此路口。
然,据我观察,此信号灯对于行人来说就是形同虚设,不管是红灯绿灯,行人照走不误。
可能是人们觉得如此一段宽不过几十米,且车辆也不是太多的路段设置信号乃多此一举。
特别今天,我在等信号灯时走过一对小情侣,到路边时正好对面亮起红灯,男孩站下了,女孩根本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看见男孩站下,问:干嘛?男孩答:红灯。女孩:切……接着对男孩投来不屑的一撇,然后自顾走去,男孩犹豫片刻也随之走去!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每次杵在那里等绿灯亮起的时候,都会被过往的行人当怪物看。
怪物就怪物吧,只要是规矩,不管大小,都是要遵守的,为他人,更为自己。
琐事之二
前几天去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因去的比较早,又没看见熟人,就找了一个靠边的桌位坐着卖呆儿。人们在陆陆续续的到来,饭店方也把菜品中的凉盘上桌了。
此时,来了一位约莫五十岁左右的、浓妆艳抹的、很时髦的女士,还带了一个约莫四五岁的、活泼可爱的小男孩。
此时各桌的人员基本坐满,只有我们比较靠边的这桌还有三四个座位,于是,这位女士就带着这个小男孩坐到了我们这桌,从大家的眼神可以看的出人们都对这个活泼可爱、打扮入时小男孩颇有喜感。
女士和小男孩刚刚落座,女士就环顾大家一眼,然后自顾自地说:我大外孙起早去上舞蹈班,还没吃早饭,孩子饿了,先吃点。
说罢,就把桌上的那盘大虾端到自己跟前开始剥虾给孩子吃,小男孩也旁若无人的伸手在桌上的其他盘里拿着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吃过一阵之后,小男孩似乎也吃饱了,嚷着要吃离他比较远的盘子里的西瓜,这位姥姥就把那盘西瓜端过来任她的宝贝外孙在盘子里挑肥拣瘦。没等喜宴开始,桌面已狼藉不堪了!
孩子饿了,先吃一口无妨,谁家都有孩子,可以理解。然而,这位姥姥是不是有点儿太拿自己不当外人了!真怕这位姥姥培养出一位“唯我独尊”,“小子天下第一”的小祖宗。
琐事之三
下午坐公交车去客运站接婆婆捎来的东西,路过一所校外培训机构,可能正赶上某个培训班结束,车在这个培训机构附近站点停靠后,上来五六“组”乘客(都是一个大人带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看年龄都应该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孙子孙女)。
这四五组乘客中大多都是大人背着书包,小孩子跟随其后。上车后因座位不多,几位看似爷爷奶奶的,都是赶紧“抢”一个座位先把自己领的宝贝安排下,自己站在宝贝旁边,而那些个宝贝也都心安理得的坐在座位上。
只有一位小女孩在找到一个座位后,对领着她的看上去六十多岁的老妇人说:“奶奶您坐。”而这个小女孩也是这几个上车的孩子里唯一个自己背书包的。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现在只剩爱幼了!
遇见:琐事一二三,折射世相间。小处尚不为,何谈扫狼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