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忽然间蹦出了一个想法,什么人在“阅读”简书的文章,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需要每天更新公众号的人。
移动互联的普及,文字自媒体的应运而生,让很多人受益很多,也造就了“百家争论”的新时代面孔,人们的文字阅读量也随之提高。内容的生产者,毕竟受困于灵感,思想的局限,于是搬运一词也就自然而然了。
各家的公众号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位,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好久,我的定位是什么。我一直在把自己的一些喜好、一些想法、思考放在这里,但我并没有一个之际的对自己的定位。今天中午,在和友人吃饭闲聊时,一句不经意的话,我终于想明白了。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数都止于表面,要么随着时间才能够深入了解,要么是因为某些事情作为契机才能够有深层次的接触。大多数人,都只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段时间节点下的过客。
之所以,我想把自己放在某个平台上分享出去,是因为我想把自己更加不为人知的一面放出来,让自己更加被了解。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看似很好相处,但是到了某一种程度上,把自己封闭的很紧,只是因为,我不会那样的亲密的表达方式,会让人感觉到疏离感。所以,我选择以文字的方式,去叙述而已,单方面的,让你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喜怒哀乐可以和我分享,亦或者,你觉得我和你很像,也许会很合拍。可以把我看作一个朋友,这样就好。
于是,对自己更加明确的定位是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岁月之中,借着文字媒介,进行沟通交流。就像很久之前的家书一般,只不过我不确定收信人是谁。写好了书信,在茫茫人海之中投掷过去,等待着一封回音。就像那只52赫兹的鲸鱼,在大海里一直哼唱,等待着一份回响。

我想,这就是一直以来的初衷,而现在,才刚刚想明白。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我想跟你说,我把自己放在这上面,希望可以通过这份媒介,能够收获一些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接触。于网络也好,现实也好,每个人的千面万化,我只想结识,那个最深层次的你我。
也许,你我相识,但未必更相知。只希望,这样能够寻找到一些小伙伴,在未来的岁月中,不至于孤军奋战的面对一切。而此时,我也在不断的探索,什么才是自己,明明内心之中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姑娘,现实却又是跟女汉子一样,又想走文艺淑女风,又想走朋克坏女孩的路线,总是这样,我也不知道,我更喜欢哪样。
也许大家都一样,也许又都不一样。这就是我想说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