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空虚了一段日子,如果找借口和理由,有一部分原因是工作上的事情多了些。其实,是自己有点思想上有点懈怠。今天,痛定思痛,时间有的是,为什么没有利用起来呢?
晚上看思远同学在做直播,留言互动了两句,思远说,宁宁老师很拼,时间用的很紧。这几天的心情是有些惭愧的。
哈哈,其实最近两周虽然没读书,但是,有买书。新入手了四本书,到了两本。这次第一次系列购书,为了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系统列书单并购书。主题是,图解这块的。绘简图,呈现自己的思想。哪怕是一个小小的idea,在灵光乍现的时候记录下来,并清晰简要的呈现出来。一直很想灵活巧妙的实现“从思想到输出,清晰结构呈现”这样方法的学习和目的的达成。
所以,今晚搁上。继续读书打卡。走扎实。
图解翻译
这张图很懂我所想,就放在这里。有意思吧。简要的图形,精简的文字,清晰的脉络,一看就是我想要的。从信息的输入,到结构化处理,再到可视化呈现。看着简单,其实仔细分析,从构图的位置,形状的设计,色彩的选择,以及内容的处理,还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深入学习之后,才可能实现这样深入简出的效果。
将自己的思想可视化。我一直期待自己可以成为这样的人,把自己脑子中想到的点,厉害的呈现出来。而不只是在脑子里一闪而过,随着时间淡化甚至遗忘。那这颗脑袋就体现不出它的与众不同的价值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书中对比了,条目笔记法和图解笔记法的优劣之处。流水似的记账,真的对我们工作有帮忙吗?仔细想来自己平时记工作笔记,很类似条目笔记法,罗列了很多条,都是别人的发言内容,也活着是自己想到的一些做法,之后也只是执行完成,像是行事历,完成一项勾一项。还有其他好处吗?好像并没有。对工作的创新性并没有任何可拓展可思考的空间,只是机械的完成。“全部用文字去书写,不容易把握其内容、要素和相关性,所以也就不容易发现包含的问题点和解决方案,这是条目笔记法的缺点。并且在理解、记忆、传达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图解笔记法的优点
图解笔记法的优点:省略文字,迅速记录;建构相关性;容易发现遗漏、脱落、矛盾,及时查缺补漏调整完善;容易记忆;容易展开;可被直接用在其他可呈现的地方。更灵活,更精简。
读到这里,留个疑问:怎么样实现从信息的输入到信息的结构化处理?用哪些图形或符号来表示信息?这些图形或符号的绘制需要一定量的图形输入和练习吗?(毕竟现在脑子里没有图形和符号的存储,即便是有,也不知如何输出形成结构化的信息图解。继续读,希望可以得到答案和方法。)
“越简单的内容越有表现力。”“图解应当是简单的。”即便是简单的图形组合,也能够把世间万物说得清楚明白。“即便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能使用简单的图形将其结构可视化,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人学了但没有实践,或实践了但没有坚持。习惯使用是成功的关键。”养成用图解记录所有事物的习惯,并进行量的积累,就能够提升记忆的准确度。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并转变成习惯。习惯化的关键是实战演练。在不同的场合应用,经过量产的积累,让图解翻译成为习惯,成为自然的思考和记录方法。
形成习惯的过程
观看优秀的图解案例,提高鉴赏力。学习插图的方法也很关键。同时准备可以涂改的书写工具,如可涂改的圆珠笔,不单单用于错误的修正,也能够展开试验和后期的构思。还有,小而轻、纸面宽、自由度高,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关于学到的方法和技巧,不要只满足于理解,而是要努力将其变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见树木,又见森林。”理解图的本质,既可微观看,也可宏观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