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有效期
曾经读过龙应台先生的一篇文章《父母的有效期》,忽然想到教育其实也是有有效期的。例如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在有效期内。在有效期内,孩子愿意接受你给予的教育。可过了此期限,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了,开始反抗了,再想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那是极不易事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路边长弯了的小树,为了防止它继续弯下去,园林工人会用个支架把它固定起来,如果由它肆意生长,等它长粗了长壮了,再想去修复长弯的纸条那是极其困难的。
小学阶段应该是孩子各种意志品质形成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注意引导,引导得法,孩子今后的成长之路也会越走越顺。而和孩子朝夕相处六年的小学老师更是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
一年级的孩子,带着好奇,带着对学校生活的向往,懵懵懂懂地来到了校园,她们就如一张雪白的纸,你画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在这一时期内,老师就成了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古话说“亲其师,信其道”,
如果老师好好把握这六年的小学时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影响一定会伴随孩子一生。有人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就是班主任的影子。所有,当我们的孩子还崇拜你时,当你说的话还有执行力时,请努力放大这一时期对孩子的影响吧!
有人说,教育就是影响。记得杨绛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说她和钱钟书是如何影响女儿读书的。她的女儿四岁的时候,每天看到爸爸妈妈拿着书读,自己也模仿者去学,开始读《封神演义》可谓是连蒙带猜。在父母的影响下,四岁读完了《封神演义》《聊斋》《水浒传》等。杨先生说:“我们都没人教她,她看到大人读书自己就模仿着读,读着读着就爱上了。”
我很反感有些家长说,孩子不听我的,我管不了啦。孩子才多大呀,你就管不了,那到初中、高中该怎么办?我觉得不是管不了,而是不想管。只要想管,办法总比困难多!试想,管得住时不想管,想管时又管不住了。那你家长还能做什么呢?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会让她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我觉得这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个阶段孩子小,她还不知道什么是她需要的,什么是她不喜欢的。兴趣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有多少孩子长大后取得的成绩不是和童年的启蒙教育有关。而且,在目前这样的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下,如果不在小学阶段学点特长,读了中学、高中,一方面是学习压力大,更重要的是孩子长大了,有主见了,你想把你的意志强加给他简直是比登天还难,因为早已过了家长主导教育的有效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