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登高

古诗-登高

作者: Delia时之沙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8:15 被阅读3次

    先放上一段熊逸老师关于旅行、登高以及诗歌的理解,这个是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角度。

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点就是摆脱旧环境带来的负面联想,因为在你深深受过伤的地方,一草一木都有可能让你触绪伤怀。

第二点是帮你摆脱工具意识,因为在熟悉的场景里,你看到的一切或多或少都会工具化。

即便那里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市,没有任何优美的风景,但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的快感,因为陌生的环境总会让人对生活拉开审美距离。

2. 诗和远方其实是同一回事

最好的审美距离不但要“远”,还要“高”。即便你没有出门旅行,但只要登上你所在的城市的制高点——也许是一座山,也许是一栋高楼——这个时候,你就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在俯瞰的视角下,一切熟悉的东西都变得陌生了。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所有的街道和房子虽然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的改变,但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你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

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就像你所在的城市里那些熟悉的街道和房子一样,而诗歌语言运用了倒装、比喻、押韵等等修辞技巧,形成一种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审美距离的新语言。

这就让原有的空间关系突然消失了,而新语言带来的新视角给它们赋予了一整套全新的空间关系,这种由距离带来的陌生感产生了美。

关于诗歌内容,

1、杜甫不同的年龄以及境界时感受不同

《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年轻时候的豪情满怀。

《登高》中的“无边路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从中不可断绝、百感茫茫不知从何说起。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登高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找到时间的形象

“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所以要想用诗歌语言描写时间,就必须把时间形象化。

时间的特征是无论你有没有留意它,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它都在奔流不息,片刻也不停歇,而且一去不返、无法逆转。亘古如此,千百年以后也注定如此。那么,要给时间找一个“形象代言人”,再没有比流水更合适的。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艺术的张力

好的诗句,会在有理当中见出无理,又在无理当中见出有理,妙就妙在有理和无理之间。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无限诗歌里面的孤独火苗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旁观者视角看悲欢得失

跳出自己的小人生,以观察者的角度看自己、朋友和生活。

九日齐山登高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坚持写作之6/36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登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qd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