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分散型行业的竞争战略
分散型行业是很多企业竞争的重要结构性环境,其中没有企业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企业具有影响行业结构的举足轻重的力量。
要制定分散型行业的竞争战略,就得了解分散型行业形成的原因,找到化解这些成因的路径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以下是分散型行业的重要成因:
(1)总体进入壁垒不高;进入壁垒不高,那参与者就会多,但这并不是分散型行业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比如餐饮业,似乎有点手艺的人都能开餐馆。
(2)缺乏规模经济或者经验曲线;没有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就不高,经验曲线的复制难度比较大,咨询业就有点类似,咨询经验的传递是累积进阶,而不是数量叠加形成规模。
(3)运输成本比较高;有些产品和服务有属地化和场景化要求,运输成本直接决定了服务半径和规模化的难度。
(4)存货成本很高,销售波动大;存货成本直接决定了资金的占用量,如果销售不可控,增加了老板们扩大的规模的风险。比如很多生产衣架的企业就是如此,板材要经过两个月的晾晒才能投入生产,这就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才能满足生产的连续性。
(5)退出壁垒较高;分散型行业的进入壁垒低,退出壁垒高,那企业面临的风险就会较高,且利润率比较低,有句话说得比较贴切:操着卖白粉的心,挣得卖白菜的钱。
(6)本地监管;当地的监管容易形成一地一策,难以形成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政府监管的方式对企业经营的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规模越大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小型企业倒是符合船小好调头的特点。
消除那些导致行业结构分散的因素,才能降低行业经营的风险,构筑相对稳定的经营模式。实现行业常用的一般方法是:
(1)创造规模经济或者经验曲线;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找到分散型行业的规模化突破口,比如聚焦在价值链某一个环节做大规模,比如原料供应,设备制造等,单点实现规模化的经验复制。
(2)需求标准化;将分散型行业面临的差异化特点进行规整,比如快餐行业的肯德基、麦当劳,以及现在的真功夫等,就是将市场需求精简化,标准化从而实现规模复制。
(3)收购本地企业,达到最基本的市场份额;通过增大市场份额来提高市场话语权,基本都是从成本降低或者市场销售拉动来形成竞争的有利地位。
结合刚才提到的行业集中方法,企业可以采取更为具体的一些操作方法,应对分散型行业的经营要求:
(1)管理及设施标准化;因为行业的分散和个性化,所以要从管理上进行规整和有效分权,即便终端的规模大小都需要统一的管理规则,这样才能形成协同一致的规模化市场网络;同时,设施也需要标准化,这样才能降低采购及运营成本。
(2)增加附加值;通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区分于竞争对手的同质化,这样就能提供产品的综合价值,重新市场竞争的产品就能降低分散型行业的限制。
(3)按照产品、客户或者地域实现专业化经营;这跟之前说的聚焦某个价值链环节、细分客户实现专业化的集中经营,推动规模复制类似。
(4)后向一体化;延伸价值链,保障价值链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分散型行业的限制。
了解了分散型行业的成因及突破思路,我们还得明确在分散型行业制定竞争战略,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行业的结构和竞争对手的竞争地位是什么?
第二步:行业分散的起因是什么?
第三步:能否克服行业分散的起因?如何克服?
第四步:克服行业分散能否给企业带来利润?企业的战略定位应该是什么?
第五步:如果行业分散不可避免,企业应对这种情况的最佳策略是什么?
分散型行业的竞争战略就是找到其中极具市场价值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组合和规模复制,建立独特的经营组合。市场要素的重新组合本身也是行业的内外部创新,重新定义了行业要素才能激发出要素潜在的市场价值,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将市场价值稳定下来,进而实现分散型行业的突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