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实体学》理论介绍

《实体学》理论介绍

作者: 韩妙第 | 来源:发表于2023-07-09 19:07 被阅读0次

《实体学》

作者:韩妙第

 

图片来自网络

日期:2023年07月10日

 

 

《实体学》理论介绍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3年07月10日

 

一.客观

客观指的是不预设立场。所以,客观性是群体建构的产物,即一个特定的群体所组成的社会组织里所存在的共有认识。是一种跨越个人范畴的概念。是个体与个体在社会层面上经过时间所达成的共识。“客观”所包含的内容其实被主观地塑造着。不过可以视为在许多“主观”作用下的综合效果。

在日常语意中来说,客观相对于主观,是经过理性思考,逻辑推演以及分析研究后得出的结论,一种尝试性的减小观念对目前对话内容探讨造成影响的语汇提示。是“中立”的同义词。与公正连用组成短语“客观公正”时则指一种努力减少“个人成分”参与的叙述或者论证方式。

 

二.事实

事实是指事情发生时展示出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显然,事实意味着就是事情变化、发展的结果所在。事实不设定正确与错误的价值判断机制。而是强调即时性的结果产生现状。由此,事实也是研究行为的结果所在,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三.存在

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包括物质的存在和意识的存在以及幻觉的存在,即通过虚拟性、意识性以及实体性三者关系呈现出存在的现象。人的意志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人思维的、虚幻的东西也是一种存在,属于意识的存在。虚拟世界也是一种存在,它是人的意识世界的外化(不是物化),本质上仍然是意识的存在。虚拟世界的载体(互联网的硬件设备)是物质的存在。

 

四.定义性

什么是实体?

实体,意思是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同时通过真实的,具体存在的一个客观事物主体。在中国古代谚语中强调:“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显然,实体是指可以通过感官感知的客观事物。因此,作为客观事物的实体状态就是由唯物性、唯心性以及唯理性体现,在具体的现实环境中具有尺度性、轮廓性以及题材性等的体积,并通过无序性、多样性以及场景性体现了实体存在时的应有功能。

五.概念性

什么是实体?

实体就是反映出客观事物本质、样式、物态、组织、现象以及演化时各个具体现象在时间性、空间性以及人间性聚集荟萃的物体。它能够体现出客观事物独立存在并作为特属性承载的基础。自然,实体的指导思想就是由本质性、规律性以及价值性组成。在其存在时通过唯物性、唯心性以及唯理性体现人类理解的角度,并在具体的认知时秉持物质性、精神性以及观念性原则,在现象层面展示出客观性、事实性以及存在性特征。最终通过知识体、共生体以及综合体三种类型有效的向外界展示出实体的不同类别。

结语:

古希腊哲学以探讨万物本原为开端的。本原即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它包含着实体范畴的萌芽。因此,实体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具体形式,是通过观察可供记录、描绘以及不可分解。但是,《实体学》理论向我们揭示了实体的存在状态是由其视觉感知来决定的。这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的谚语中有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说法。因而,《实体学》理论开创的宗旨就是以“眼见为实”这一格言来确定《实体学》著作整个理论体系构建的原则。因而,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如这个人、这匹马,才是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意义而言的“实体”,它们是所有其他东西的基础和主体。“人”、“动物”这些一般的“属”和“种”则是第二实体。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思想。诚如“本原即某种独立存在的东西,一切存在物都由它构成,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其中本原按照今天的说法应该是事物的特殊属性所在。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特殊属性,也就是该事物个性的特别之处。显然,一旦深度挖掘,解析以及深度思考之后。古希腊关于“实体”这一论述其原始意义就会被肢解、解构,从而以碎片化、片段性以及多极性等无解的状态呈现。所以,《实体学》理论中的实体是遵循直观性、观察性以及感知指的程序而存在的任何事物。自然,实体不是本质。而是客观事物存在的时其样式表现出的形态、业态以及状态多样性现象。

《实体学》理论目录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23年07月10日

第一章:实体学现象┉┉┉┉┉┉┉┉┉┉┉┉┉┉┉┉┉┉┉┉┉┉┉┉┉┉┉┉(001

一.实体学概念┉┉┉┉┉┉┉┉┉┉┉┉┉┉┉┉┉┉┉┉┉┉┉┉┉┉┉┉┉┉(001

(一)词本位┉┉┉┉┉┉┉┉┉┉┉┉┉┉┉┉┉┉┉┉┉┉┉┉┉┉┉┉┉┉┉(001

(二)递归性┉┉┉┉┉┉┉┉┉┉┉┉┉┉┉┉┉┉┉┉┉┉┉┉┉┉┉┉┉┉┉(001

(三)定义性┉┉┉┉┉┉┉┉┉┉┉┉┉┉┉┉┉┉┉┉┉┉┉┉┉┉┉┉┉┉┉(001

 

二.实体学特征┉┉┉┉┉┉┉┉┉┉┉┉┉┉┉┉┉┉┉┉┉┉┉┉┉┉┉┉┉┉(001

(一)客观┉┉┉┉┉┉┉┉┉┉┉┉┉┉┉┉┉┉┉┉┉┉┉┉┉┉┉┉┉┉┉(001

(二)事实┉┉┉┉┉┉┉┉┉┉┉┉┉┉┉┉┉┉┉┉┉┉┉┉┉┉┉┉┉┉┉(001

(三)存在┉┉┉┉┉┉┉┉┉┉┉┉┉┉┉┉┉┉┉┉┉┉┉┉┉┉┉┉┉┉┉(001

 

三.实体学类别┉┉┉┉┉┉┉┉┉┉┉┉┉┉┉┉┉┉┉┉┉┉┉┉┉┉┉┉┉┉(001

(一)知识体┉┉┉┉┉┉┉┉┉┉┉┉┉┉┉┉┉┉┉┉┉┉┉┉┉┉┉┉┉┉┉(001)

(二)共生体┉┉┉┉┉┉┉┉┉┉┉┉┉┉┉┉┉┉┉┉┉┉┉┉┉┉┉┉┉┉┉(001)

(三)综合体┉┉┉┉┉┉┉┉┉┉┉┉┉┉┉┉┉┉┉┉┉┉┉┉┉┉┉┉┉┉┉(001)

第二章:实体学形态┉┉┉┉┉┉┉┉┉┉┉┉┉┉┉┉┉┉┉┉┉┉┉┉┉┉┉┉(001

一.实体学思想┉┉┉┉┉┉┉┉┉┉┉┉┉┉┉┉┉┉┉┉┉┉┉┉┉┉┉┉┉┉(001

(一)本质┉┉┉┉┉┉┉┉┉┉┉┉┉┉┉┉┉┉┉┉┉┉┉┉┉┉┉┉┉┉┉(001)

(二)规律┉┉┉┉┉┉┉┉┉┉┉┉┉┉┉┉┉┉┉┉┉┉┉┉┉┉┉┉┉┉┉(001)

(三)价值性┉┉┉┉┉┉┉┉┉┉┉┉┉┉┉┉┉┉┉┉┉┉┉┉┉┉┉┉┉┉(080

二.实体学程序┉┉┉┉┉┉┉┉┉┉┉┉┉┉┉┉┉┉┉┉┉┉┉┉┉┉┉┉┉┉(001

静态性┉┉┉┉┉┉┉┉┉┉┉┉┉┉┉┉┉┉┉┉┉┉┉┉┉┉┉┉┉┉┉(001)

动态性┉┉┉┉┉┉┉┉┉┉┉┉┉┉┉┉┉┉┉┉┉┉┉┉┉┉┉┉┉┉┉(001)

变态性┉┉┉┉┉┉┉┉┉┉┉┉┉┉┉┉┉┉┉┉┉┉┉┉┉┉┉┉┉┉┉(001)

三.实体学形式┉┉┉┉┉┉┉┉┉┉┉┉┉┉┉┉┉┉┉┉┉┉┉┉┉┉┉┉┉┉(001

(一)事态性┉┉┉┉┉┉┉┉┉┉┉┉┉┉┉┉┉┉┉┉┉┉┉┉┉┉┉┉┉┉┉(001)

(二)业态性┉┉┉┉┉┉┉┉┉┉┉┉┉┉┉┉┉┉┉┉┉┉┉┉┉┉┉┉┉┉┉(001)

(三)生态性┉┉┉┉┉┉┉┉┉┉┉┉┉┉┉┉┉┉┉┉┉┉┉┉┉┉┉┉┉┉┉(001)

第三章:实体学本质┉┉┉┉┉┉┉┉┉┉┉┉┉┉┉┉┉┉┉┉┉┉┉┉┉┉┉┉(001

一.实体学原因┉┉┉┉┉┉┉┉┉┉┉┉┉┉┉┉┉┉┉┉┉┉┉┉┉┉┉┉┉┉(001

(一)唯物性┉┉┉┉┉┉┉┉┉┉┉┉┉┉┉┉┉┉┉┉┉┉┉┉┉┉┉┉┉┉┉(001

(二)唯心性┉┉┉┉┉┉┉┉┉┉┉┉┉┉┉┉┉┉┉┉┉┉┉┉┉┉┉┉┉┉┉(001

(三)唯理性┉┉┉┉┉┉┉┉┉┉┉┉┉┉┉┉┉┉┉┉┉┉┉┉┉┉┉┉┉┉┉(001

 

二.实体学目的┉┉┉┉┉┉┉┉┉┉┉┉┉┉┉┉┉┉┉┉┉┉┉┉┉┉┉┉┉┉(001

尺度性┉┉┉┉┉┉┉┉┉┉┉┉┉┉┉┉┉┉┉┉┉┉┉┉┉┉┉┉┉┉┉(001)

轮廓性┉┉┉┉┉┉┉┉┉┉┉┉┉┉┉┉┉┉┉┉┉┉┉┉┉┉┉┉┉┉┉(001)

体裁性┉┉┉┉┉┉┉┉┉┉┉┉┉┉┉┉┉┉┉┉┉┉┉┉┉┉┉┉┉┉┉(001)

 

三.实体学功能┉┉┉┉┉┉┉┉┉┉┉┉┉┉┉┉┉┉┉┉┉┉┉┉┉┉┉┉┉┉(001

(一)无序┉┉┉┉┉┉┉┉┉┉┉┉┉┉┉┉┉┉┉┉┉┉┉┉┉┉┉┉┉┉┉(001)

(二)多样┉┉┉┉┉┉┉┉┉┉┉┉┉┉┉┉┉┉┉┉┉┉┉┉┉┉┉┉┉┉┉(001)

(三)场景┉┉┉┉┉┉┉┉┉┉┉┉┉┉┉┉┉┉┉┉┉┉┉┉┉┉┉┉┉┉┉(001)

第四章:实体学规律┉┉┉┉┉┉┉┉┉┉┉┉┉┉┉┉┉┉┉┉┉┉┉┉┉┉┉┉(001)

一.实体学原则┉┉┉┉┉┉┉┉┉┉┉┉┉┉┉┉┉┉┉┉┉┉┉┉┉┉┉┉┉┉(001)

(一)物质┉┉┉┉┉┉┉┉┉┉┉┉┉┉┉┉┉┉┉┉┉┉┉┉┉┉┉┉┉┉┉(001)

(二)精神┉┉┉┉┉┉┉┉┉┉┉┉┉┉┉┉┉┉┉┉┉┉┉┉┉┉┉┉┉┉┉(001)

(三)观念性┉┉┉┉┉┉┉┉┉┉┉┉┉┉┉┉┉┉┉┉┉┉┉┉┉┉┉┉┉┉(080

 

二.实体学方法┉┉┉┉┉┉┉┉┉┉┉┉┉┉┉┉┉┉┉┉┉┉┉┉┉┉┉┉┉┉(001)

(一)直观性┉┉┉┉┉┉┉┉┉┉┉┉┉┉┉┉┉┉┉┉┉┉┉┉┉┉┉┉┉┉┉(001)

(二)观察性┉┉┉┉┉┉┉┉┉┉┉┉┉┉┉┉┉┉┉┉┉┉┉┉┉┉┉┉┉┉┉(001)

(三)感知性┉┉┉┉┉┉┉┉┉┉┉┉┉┉┉┉┉┉┉┉┉┉┉┉┉┉┉┉┉┉┉(001)

 

三.实体学形式┉┉┉┉┉┉┉┉┉┉┉┉┉┉┉┉┉┉┉┉┉┉┉┉┉┉┉┉┉┉(001)

)时间性┉┉┉┉┉┉┉┉┉┉┉┉┉┉┉┉┉┉┉┉┉┉┉┉┉┉┉┉┉┉┉(001)

间性┉┉┉┉┉┉┉┉┉┉┉┉┉┉┉┉┉┉┉┉┉┉┉┉┉┉┉┉┉┉┉(001)

人间┉┉┉┉┉┉┉┉┉┉┉┉┉┉┉┉┉┉┉┉┉┉┉┉┉┉┉┉┉┉┉(001)

第五章:实体学价值┉┉┉┉┉┉┉┉┉┉┉┉┉┉┉┉┉┉┉┉┉┉┉┉┉┉┉┉(001

一.实体学物体价值┉┉┉┉┉┉┉┉┉┉┉┉┉┉┉┉┉┉┉┉┉┉┉┉┉┉┉┉(001

(一)具体性┉┉┉┉┉┉┉┉┉┉┉┉┉┉┉┉┉┉┉┉┉┉┉┉┉┉┉┉┉┉┉(001

(二)整体性┉┉┉┉┉┉┉┉┉┉┉┉┉┉┉┉┉┉┉┉┉┉┉┉┉┉┉┉┉┉┉(001

(三)总体性┉┉┉┉┉┉┉┉┉┉┉┉┉┉┉┉┉┉┉┉┉┉┉┉┉┉┉┉┉┉┉(001

二.实体学感知价值┉┉┉┉┉┉┉┉┉┉┉┉┉┉┉┉┉┉┉┉┉┉┉┉┉┉┉┉(001

(一)物体性┉┉┉┉┉┉┉┉┉┉┉┉┉┉┉┉┉┉┉┉┉┉┉┉┉┉┉┉┉┉┉(001)

(二)载体性┉┉┉┉┉┉┉┉┉┉┉┉┉┉┉┉┉┉┉┉┉┉┉┉┉┉┉┉┉┉┉(001)

(三)事体性┉┉┉┉┉┉┉┉┉┉┉┉┉┉┉┉┉┉┉┉┉┉┉┉┉┉┉┉┉┉┉(001)

三.实体学存在价值┉┉┉┉┉┉┉┉┉┉┉┉┉┉┉┉┉┉┉┉┉┉┉┉┉┉┉┉(001

(一)主体性┉┉┉┉┉┉┉┉┉┉┉┉┉┉┉┉┉┉┉┉┉┉┉┉┉┉┉┉┉┉┉(001)

(二)客体性┉┉┉┉┉┉┉┉┉┉┉┉┉┉┉┉┉┉┉┉┉┉┉┉┉┉┉┉┉┉┉(001)

(三)主客体┉┉┉┉┉┉┉┉┉┉┉┉┉┉┉┉┉┉┉┉┉┉┉┉┉┉┉┉┉┉┉(00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实体学》理论介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bs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