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新民
一早看到简书上风云叟写的《发威的瞬间》,讲述他高中时与一个同学发生的冲突事件,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高中时期发生的一件事。
这件事与一块砖头有关,与“锁”有关,事情发生在高一时期。
我是最后一届初中两年上高中的,身体发育偏早,高中入学时按身高排队安排座位,个子矮的靠前坐,个子高的靠后坐,我因为身材较高,被安排到了最后一排四个桌子的其中一个。
与我同桌的是牛保锁,圆脑袋,厚嘴唇,皮肤黢黑,身体微胖。我们一开始的关系一般,没有冲突,也不热络。
开学几周后的一天,因为感觉前边的同学有些遮挡视线,牛保锁想要加高凳子,他从外边径直找了几块砖头,垫在了凳子两头。等我发现的时候,我认为没有必要,也担心老师会批评,就不同意垫高。
牛保锁坚持要垫高,我坚决不同意,最终,他垫高了他的那头,我的这头没有垫高。我们当时坐的是那种长条凳,一个凳子左右两边坐两个人。
现在凳子一头高,一头低,板面不平,坐着很不舒服。但是,两人无法达成一致,谁也不让,只好这样坐着。
周围同学看见了,有人劝牛保锁不要垫高,也有人劝我同意垫高,我们谁也不好意思让步,仍继续坚持各自立场。同学劝几次,见双方不妥协,就不再管我们,我们就这样僵持下去。
因为这件事,我和牛保锁相互不再说话,进入冷战状态,他不理睬我,我也不理睬他。那个年纪已经过了动手武斗解决纷争的幼稚期,知道动手打架会引起更大的麻烦,另外双方都不弱,真要动起手来,谁也没有绝对取胜的把握。因此,冷战是我们一致的选择。
我们上课时不交流,有问题与一旁其他同学说。下课时也不一起活动,他参加的我不参加,我参加的他不参加。偶尔在路上碰面,他向一边看,我向另一边看,相互装作没看见。
两三个月后,有一天我发现牛保锁去掉了垫在凳子下的砖头,我估计他是受不了每天坐着斜凳子的难受劲了,也许想与我和解。但是,想想事情是因他而起,我仍然不理睬他,双方继续冷战。
转眼到了第二学期,有一天我忽然觉得这件事很无聊,大家同学天天在一起,相互冷战很别扭,想想还是和解为好。
但是,怎么和解呢?要我主动去找他说好话?好像没道理呀;等他来找我?看着他也没有这个勇气;找人中间说合?好像也没有必要。一时想不到该如何处理。
有一天晚自习前,很多人在教室外聊天,大家站的比较开,我和牛宝锁都在场。以往遇到这样的场合,我说了一句什么牛宝锁不会接茬,牛宝锁说了什么我也不会参与,只和其他同学互动话题,这次一开始也是这样。
就在大家东一句西一句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和解的机会。我在说了一个观点后,突然直接对牛宝锁说:牛宝锁,你怎么看?
听到我直接对他说话,牛宝锁先是吃惊,后是欣喜,再稍作镇定,然后满脸嬉笑着说了他的看法。牛宝锁一瞬间的脸色变化,我至今都记忆如新。
这样一说话,我们就算和解了,此后冷战结束,关系正常化。
高二时文理分科,他选了理科,我选了文科,我们之间再无交集。但是,因为那个冲突,几十年后我仍清晰记得他的名字,记得当时他急速变化的表情。之所以记忆这么深刻,倒不是事后还有什么怨愤,而是因为这件事带给我很多启发,帮助我成长了。
事后思考,我至少获得了如下收益:
1、亲近的人相处时,最好不要发生冷战,不要因为一个小事就随便将关系升级为冷战。否则,那件事就会成为压在你心头的一块砖,让你长期日夜不安难以释怀,让你时时难堪左右为难。
遇到分歧和纠纷,最好及时解决,双方妥协达成一致。如果实在不能立即解决,也最好做到不破坏基本关系,为稍后的解决留下空间。
2、感觉发生了纠纷后,要积极主动去化解,这时候,谁主动化解谁有心理优势。
主动化解的一方不会失面子,反而会被人认为大度、积极、宽容,会收获更大的面子。不主动的人,才会被人认为小气、没有处理能力,即使别人不说,TA自己也会感觉低了一手,以后只会更加敬重你。
不给自己心里添堵,不给自己胸口压砖;有了纠纷及时化解,及时找个解开双方心锁的钥匙。这就是上述经历带给我的核心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