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 |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读书笔记 |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作者: 芸香新露 | 来源:发表于2025-11-06 16:32 被阅读0次

我们的心,本如一池清水,天生好静。为何如今总是波澜四起,浑浊不堪?《清静经》一针见血:“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是那些源源不断的“欲”,在牵动着我们。这里的“欲”,远不止对物质名利的渴求。它是一切外求的、扰乱内心平和的状态——汲汲于成功的渴望,让我们焦虑不堪;与他人比较的执着,让我们心生嫉妒;对过往遗憾的纠缠,让我们无法安宁;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让我们忧心忡忡;哪怕只是想“刷会儿手机休息”的念头,也常常让我们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数小时。

这些欲望,如同向平静的心湖不断投掷石子,涟漪相叠,终成巨浪。

那么,如何“遣”?

在我的阅读与体悟中,“遣其欲”并非一蹴而就,它更像一种日常的修炼。

首先,是“观”。 当烦躁、焦虑、渴望等情绪升起时,先不要被它裹挟着行动。停下来,像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这个欲望。噢,我此刻非常想得到那个新款的电子产品;嗯,我因为同事的晋升而感到内心失衡。只是看着,不评判,不压抑。

其次,是“问”。 问自己:这个欲望,是真实的需求,还是外在灌输的幻象?满足了它,我的内心就真的能获得长久的平静吗?很多时候,这一问,就能让许多虚浮的欲望显露出它空洞的原形。

最后,是“择”。 在经过“观”与“问”之后,我们拥有了选择权。不再是欲望的奴隶,而是它的主人。我们可以选择有节制地满足真实的需求,也可以选择温柔地将那个扰乱心神的虚妄之念“送走”。

这个过程,就是“遣”。

当我们开始练习“遣其欲”,一个奇妙的变化会发生:心,自然而然地“静”了下来。

这并非死水一潭的寂静,而是一种深深的安定。如同风停雨住,泥沙沉淀,那一池心水重新变得澄澈明净,能清晰地映照出万物的本来面貌。

心静之后,智慧便生。因为不盲从于欲望,我们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因为内心安定,我们拥有了更深厚的力量去应对外界的纷扰。

古人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王阳明也强调“心外无物”,一切根源在心。心若能静,天地万物自然各归其位。

活在当下,我们很难完全脱离尘世。但我们可以通过“常遣其欲”的功夫,在这喧嚣的都市里,为自己开辟一方心灵的静土。

从今天起,不妨试着做一个“遣欲”的练习:当无名的焦虑袭来时,深深呼吸,遣散它;当购物的冲动涌起时,暂停片刻,问问自己;当想要指责他人时,向内观照,遣走那份嗔怒。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清凉解药。愿我们都能在修行中,寻回内心那份久违的、真正的安宁。

相关文章

  • 10月4日笺谱小楷日历274太上老君常清静经4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也

  • 清净

    01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清净经 02 已经很久没有清净的心境了。秋天...

  • 清静经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

  • 贾瑞死于淫欲 (清静经)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

  • 清静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

  • 读《清静经》3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夫人神...

  • 2020-01-09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

  • “勿忘初心”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楔子——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长久的快乐,绝不在喧闹中,更不在浮华里,它源于光...

  • 初心到底是什么?

    “勿忘初心”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楔子——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长久的快乐,绝不在...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佛经中有一句话说: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上头这句话的含义是说:长久的快乐绝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mcf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