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阿源在阿华家住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阿源得到了阿华一家人的热情款待,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阿华的父母亲的认同。
既然阿华的父亲同意了阿源与阿华的婚事,那么阿源就要在春节前赶回家跟妈妈及姐姐们汇报情况。
好在,一九九六的春节来得特别晚,现在离二月十二日春节还有十来天,足够阿源回一趟家。
阿源告别的阿华,独自一人踏了归家的路。
途中,阿源心情难平。
想起自己一个“毛头青”,出来工作还不到四年,又没有家底,可谓是一无所有,没想到人生的大事——结婚,竟然来得那么快。
这要得益于阿华及阿华一家的支持。阿华今年才二十一岁,是她父母亲的心头肉,他们能同意女儿嫁给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小伙子,真是难得。
但是结婚就得有结婚的样子,婚房怎样解决?婚礼要不要举行?妈妈什么时候上来好呢?……
阿源独自一人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结婚这等大事,妈妈和姐姐们也是帮不上忙,没办法一切只好由他一个人考量定夺。
阿源坐在车上,脑袋极速飞转。
他和阿华在黄村学校里各有一间宿舍,如果能把他现在住的大宿舍间隔一下,加装一个厨房和卫生间,用来做婚房可以说是最现实的;阿华的宿舍就给妈妈住,方便她照顾婴儿,这样就可以解决住房的燃眉之急了。
但是阿源的宿舍在二楼,阿华的宿舍在一楼,有诸多不便,如果能连在一起就好了。那也不是没有办法,不过要跟住在阿源楼下的阿钟老师商量一下,商量调换宿舍,希望阿钟老师能同意。
婚礼方面,那就按照阿华的父亲所说得一切从简吧。在家乡红江农场举行婚礼,阿源想都没想过,在一个他时刻想着逃离的地方摆酒请客,更何况还要让有身孕的阿华长途跋涉,这是不必要的。
而在东莞的黄村学校,阿源和阿华认识的人只局限于黄村的人,最多就是请学校的老师吃一顿饭,表示一下、意思一下就行了。
而灯塔镇女方这边的婚礼怎么弄,就由阿华的父亲处理就好,阿源也不需要操心。
阿源想通了,心就没有那么堵了。
事情果然照着阿源的想法顺利地进行着。
阿源的妈妈对于阿源成婚,虽然感觉到仓促,但妈妈还是开心不已,并答应等阿源处理好宿舍后,就上去带孙子,享受天伦之福。
而外嫁的两个姐姐则用礼金表示了对阿源的支持,并给予诚挚的祝福。
这一年的春节过得特别快,年初六一开年,阿源带齐证件,独自一人赶向阿华的所在地——灯塔镇。
年初八,苗校长带着阿源和阿华来到镇府的民政办,办事的是苗校长的学生,一切顺利,不到半个小时,阿源和阿华就各拿到一本红彤彤的本子。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