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琴》:什么都能造

作者: 掠影简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21:58 被阅读0次

“造”这个字,在东北话中可以有两个意思,一个当然是建造、创造的造,另一个则有毁坏、消耗的意思,吃饭前可以说“开造”!如果小孩给家里弄的一团糟,家长经常会训斥道:你看你把这儿造成什么样了!

事实上,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也是不断在销毁和重塑之间迭代。

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东北的大量工厂开始倒闭、拆迁,大批工人开始下岗。时代要体制变化,而体制却抛下了许多人们。这其中就有《钢的琴》的主角和他的朋友们。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个乐队,挣些婚丧嫁娶打打闹闹的小钱。妻子小菊不满生活的重担,跟着一个卖药的跑了。但后来又回来,要把女儿小元也带走。陈桂林当然不能给她孩子的抚养权。但结果是谁能给小元买钢琴,小元就跟谁走。于是陈桂林绞尽脑汁地要给小元整个钢琴回来,先是到学校去偷,可是又被保安发现,最后干脆集合大伙硬是在废弃的工厂用钢生生地造出一架“钢”的琴。

为什么陈桂林非要较这个劲?

曾经辉煌一时的工厂,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这么多的设备,这么些的资源,好些强大的技术人才,说没有就没有了,说不是就什么也不是了。到头来,媳妇和孩子却要让给个卖假药的。当然要较这个劲了。

但是他是在跟现实较劲。钢铁铸造的钢琴终不敌用炉果兑扑热息痛的药片,小元还是归了前妻。

记得陈桂林一直要给小元织条毛裤,真造钢琴之前也曾用木板给她画了个琴键盘出来让她比划着练习,包括最后真的造了一架“钢”琴出来,这些都是他能用双手尽到的最大努力。但是凭双手创造再多的物件,也不比另外一个优渥和稳定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一次拌嘴,陈桂林对女友喊:你们都太现实!可是不现实又能怎样呢,我们都生活在现实里。

这部影片充满了同为东北人的我所熟悉的元素:烤串、韩国烤肉、卡拉OK、麻将馆、大烟囱…还有一连串老歌:三套车、步步高、怀念战友、心恋、张三的歌、跟往事干杯…影片的布景与构图也像极了舞台剧,充满荒诞的黑色幽默,这样观影的感受是浓郁而紧凑的,比较过瘾。

体制中的陈桂林一伙人是典型,他们能操控的,也就是手里的这点手艺,如果有不变的话,那可能也是内心的那点浪漫主义情怀。

额外的话:

了解那个时代背景的话,纪录片《铁西区》是个不错的选择。

导演王兵的《铁西区》列入英国电影学院评选的影史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同时也被誉为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1980年代初,辽宁的重化工业居全国第一,辽宁经济总量是广东省当时的两倍。辽宁省曾是中国最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沈阳是核心。其中沈阳重型机械集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重型机械生产厂,1949年这里炼出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钢水。1999年到2001年间,导演王兵记录了老工业基地沈阳铁西区走向衰落的过程,三百小时的素材最终形成长达九个小时的影像,名为《铁西区》。

------------------------------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掠影简记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相关文章

  • 《钢的琴》:什么都能造

    “造”这个字,在东北话中可以有两个意思,一个当然是建造、创造的造,另一个则有毁坏、消耗的意思,吃饭前可以说“开造”...

  • 《钢的琴》,是真的钢的琴

    昨天看了这部电影,《钢的琴》。以下剧情简介摘抄自百度百科 剧情简介: 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

  • 钢 琴

    你静静地躺在角落 身上布满尘埃 是谁?那么无情将你抛弃 我静静地注视着你 聆听你的声音 那一丝微弱的不甘的呻吟 我...

  • 钢的琴

    之前听老梁多次提到这部电影,在旅游的途中看了留下一篇影评。 这部片子讲的是国企改革,主角陈桂林下岗,老婆小菊和他离...

  • 钢的琴

    国内优秀的文艺片

  • 钢的琴

    追不上时代,也要热情地继续!

  • 钢的琴

    这部片子讲的是国企改革,主角陈桂林下岗,老婆小菊和他离婚和一个卖假药的跑了,二人争夺孩子元元的抚养权,元元说谁能给...

  • 钢的琴

    刚结婚时我有一个愿景:穿着拖地洁白礼裙坐在阳光满屋的客厅优雅地弹琴,伴随着橘色丝柔的阳光,让心灵在黑白琴键...

  • 钢的琴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我的声音是那么轻快,那么温碗,那么清朗,那么悠扬。 世人皆称我高雅,他们爱的是在维也纳宫殿里我...

  • 钢的琴

    前几天,重温了一遍钢的琴,很多年前看过一次,这次又再摩挲了一遍,印象非常深刻。 说到这部电影,不得不说起东北,9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钢的琴》:什么都能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wm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