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10)
祖上一直盘踞中原,没离开过,也没法离开,无论朝哪个方向走,都会饿死,路程太远,还是在老家啃树皮吧——假如有树皮的话。
说来也奇怪,这个“鲁豫皖”三不管地带,本来是没有什么树的,一棵也没有。
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尤其是看着眼前这郁郁葱葱的大湖景区那无边无沿的杨树林,真是怀疑祖上是不是说了谎话。
可是,再看以前的老照片就能明白,那时候北方各地都是荒荒凉凉的——就是没有树,一棵也没有。
南方估计一年四季能见到点儿绿气儿,不过挨饿的年头,谁也不敢吹牛,兵荒马乱又不是现在才听说过,哪个朝代不打打杀杀?!
由于地处盐碱地最严重的地方,行医的曾祖父想盖间高大一点房子都盖不了——不是没钱,是没有木头。不得已,有人给出主意说:“过黄河到河南去买小木棍吧,河南有结实点的小木头棍。”
那都是给有钱人家盖房子用的,普通人家,就是土坯房——用麦秸和在泥巴里头,垒成墙,屋顶也是草苫子一搭,简陋的很。
这都是老黄历了,祖上那“三十里地以外都能看见”的“高楼”也被“土改”了,烟消云散。
后代则是穷的比较透彻,啥也没有,“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继续逃荒要饭。不能都在老家待着等死,就“闯关东吧。”东北有原始森林,大部分人都往那边跑了,现在在东北三省你随便打听一个人,差不多80%都会说;“我老家山东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我那智勇双全的奶奶了。
奶奶说,在东北也是接着穷,那时候家里孩子要结婚,新人没地方住,怎么办?盖房子?没木料。
奶奶说:“咱这老百姓家,没啥大难事,吃不饱,饿着呗。可想盖口屋,那可是难上加难啊。”
怎么办?伐木厂有便宜的木料——下脚料。
但那是集体的,集体的东西不好出售给个人的。
“我儿子要娶媳妇,咋整?”
愁云密布的奶奶有一天听人说:“唉,伐木场这些人,也真是的,那些锯下来的小树枝还挺结实的呢,就全都不要了,堆在后山窝那个大坑里,说是让它自己腐烂!哪有这样的败家子呢你说说?”
确实是有点败家,但是,那些小树枝子真的没啥大的用处了,顶多就是当柴火用,不过,住在林场附近,柴火根本不是什么稀罕物。看上眼的人也不会舍近求远,跑到后山窝去“拾柴”。
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小树枝却成了我爸妈新房子的“顶梁柱”。
我奶奶趁天黑之后,率领我爸和我叔叔,到后山窝去“拾柴”。
用我奶奶的话说:“怎么就不能用呢?多铺几层也结实着呢。”买木料买不起,私自砍伐又犯法,这些“下脚料”就成了我奶奶家的香饽饽。
房子盖起来了。
生产队却接到举报说是我奶奶“偷了”木料盖房子了。这事村里人保不齐有干的,我奶奶家正好盖了房,就一起被怀疑了。
于是大队派人挨家挨户“摸底排查”,看看是不是有私自砍伐木料的。
马上就要查到我奶奶家了,我奶奶心里不踏实,后来说:“这些人有的不好说话,要非说咱家木料太粗,不是下脚料咋整?让咱拆咱也不怕,就是怪折腾人啊。”
边烧着柴火做着饭。边忐忑不安的等着“大队长”们来检查。
看着灶膛里红彤彤的火苗欢快的舔着锅底。我奶奶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于是她就在那里慢慢的烧着火,又添了一些大点儿的枝子,慢慢的烧着,她不急,火苗也不急,似有若无的继续舔着锅底。
人来了,进院了!几个人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走到屋里来。
突然,“哎呀呀!”不到两秒钟,这几个人就被滚滚浓烟呛了出来。
“咳咳、咋这么呛,咋回事啊老柯太太?”
“就是,你这屋子里烟也太大了,柴火没干透吧?你不能用湿柴火做饭啊。”
几个人,被呛的牢骚满腹。
我奶奶也呛得脸红脖子粗的从屋里跑出来了,连忙说:“哎呀呀,快屋里坐、屋里坐,这烟一会就散了,我把窗户开开吧?”
大队长一挥手,“算啦,算啦,我们赶紧到下一家。看着你这院里也没啥玩儿意,走吧,走吧。”
于是,一行人移驾至下一户人家。
我奶奶进屋后,看着用水泼湿的柴火还在那里继续的冒着黑烟,我奶奶笑了。
转而又冲着浓烟滚滚、啥也看不清的屋顶“嘿嘿”几声,拿水瓢把柴火彻底浇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