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枢纽》读书笔记

《枢纽》读书笔记

作者: 宁禹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15:41 被阅读12次

未来的世界秩序是由中国加入这个秩序的过程而塑造的,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成长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中国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对自身定位的焦虑,因为旧有的参照系已经发生改变。因此为了了解自己真实的处境,进而避免糟糕的前景,就必须重新理解历史。只有重新理解历史,才能理清当下,进而构想未来。

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全新的政治概念。,而一个政治共同体的自我身份是基于两种理论叙事的构建。一个是政治哲学的叙事,即共同体追求的正义目标是什么;一个是历史哲学的叙事,即共同体的认同边界(谁是自己人,谁不是自己人)政治哲学解决的是共同体与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历史哲学解决的是共同体的历史特殊性。

中国历史特殊性有两点,一、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二、中国是轴心文明的载体(即BC800—BC200轴心时代所产生的原生性文明)。轴心文明具有普世主义特征。而中国的普世主义在古代把自己理解为世界,在现代通过普世主义把自身和世界建立联系。

很多轴心文明在历史过程中丧失了自己的政治载体,而东亚的轴心文明一直以中华帝国作为其政治载体。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和内部整合使朝廷(中央政府)在第一个千禧年之后具备低成本汲取资源的能力,且这种能力超过了任何地方性势力的抵抗能力。这就使轴心文明得以延续。因此这种文明的延续性,不仅在于自身的韧性,还在于其超大规模性所带来的军事和财政逻辑。

超大规模性为原生性的轴心文明提供了政治载体,而原生性轴心文明超大规模性提供了身份标识。(2018/10/30)

相关文章

  • 枢纽 读书笔记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这期音频为你解读的是《枢纽》,我是本书作者施展。这本书是一本让你重新理解中国历史的书,20...

  • 《枢纽》读书笔记

    未来的世界秩序是由中国加入这个秩序的过程而塑造的,而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成长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中国在成长过程...

  • 随笔 52 枢纽读书笔记 16 中国的枢纽地位

    从“中心-边缘”结构到“双循环”结构 因为供应链网络的规模效应,中国的经济崛起带来了全球经贸格局的深刻变化。 首先...

  • 枢纽

    今天读了施展老师《枢纽》这本书,受益匪浅。随着当前中国不断崛起,我们总在思考国家的未来,但是我们其实并没有想清楚中...

  • 枢纽

    这是罗胖在深圳卫视2017跨年演讲极力推荐一本书,其在书中仅摘录中国作为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国家枢纽一点展开演...

  • 枢纽

    本书将以中国的“超大规模性”这个特征作为线索,解释三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中国历史和现实问题:第一,中国为什么能长期维...

  • 《枢纽》

    罗胖今年的跨年演讲中的其中之一个脑洞,介绍了施展的大历史观--- 枢纽。之后完整听完得到的分享课程,感觉很爽。但其...

  • 《枢纽》

    “超大规模性”是历史中国得以长久维系和兴旺发达的“枢纽”,也是现代中国能够跻身世界前列,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主力作...

  • 枢纽

    关键词,变超大规模性 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是所有古代文明里能延续至今的国家。 2.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了?...

  • 枢纽

    关键词,超大规模性 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是所有古代文明里能延续至今的国家。 2.为什么中国近代落后了?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枢纽》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m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