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难该有的态度
在知乎那么久碰到了几个数学系学生常见的错觉。
第一,我不能在从来没学过的前提下自己证明书上的定理,我不适合学数学。
第二,我有几道课后习题不会做,我不适合学数学。
第三,导师给我一篇论文,我完全看不懂,我不适合学数学。
第四,导师给了我一个课题,我花了一个月没找思路,我不适合学数学。
这些情况很常见,也不能说明你不适合学数学,要是你这样就放弃了,你才不适合学数学。事实上你大概不适合做任何有价值的工作。任何有点价值的工作往往都伴随着困难和痛苦,这才是人生。觉得我在说鸡汤,看看两位大牛怎么说的吧:
"研究的头一两年是最为困难的。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学习,甚至有一些小问题你都无法解决,这样你就会非常怀疑自己证明新定理的能力.....塞尔 (Jean-Pierre Serre) 也许是我们这一代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一位,就是他也曾经跟我 讲过,他在一段时间里认真地想过是否要放弃数学" ------------ 《Advice to a Young Mathematician》
但是在前辈和年轻的数学家中,在那么比我聪明得多的人当中,我觉得自己特别蠢笨,他们对概念如此熟悉,像玩乐一样产生新的想法。我像一个笨牛,在一个艰苦的道路上痛苦地前进。 ---------Alexander Grothendieck所以啊,连Serre和Grothendieck都会产生劣等感和挫败感,你凭什么就觉得自己可以一直保持优等感。记住,数学不是你拿来享受优越感的东西,那是一种亵渎。
作者:dhchen 来源:知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382104/answer/328760202
科研心态
博士二年级的时候组里人在酒吧喝酒,由于当时科研进展不顺利,我像所有典型的中国学生一样在一旁愁眉不展,陷入自我否定的桎梏。我导师借着酒劲跟我说了一句话“Vincent, whatever makes you unhappy, fuck it.”当然,之后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指着组里其他同事跟我说,“If they make you unhappy, fuck them,”然后指着自己说,“If I make unhappy, fuck me.”导师的意思就是,人在不开心的时候是没有创造力的,苦大仇深的人是做不好科研的,做出好的科研成果的前提,就是你内心是积极、阳光的。
导师的这种教导让我脱胎换骨,可以说直接塑造了我后来的科研风格。从前遇到困难,我会非常消极地归因到自己的智力不够,否定自己的价值,心情抑郁,不吃饭、不睡觉、不跟人说话,对着电脑跟自己死磕,但越是这样越是一筹莫展,陷入恶性循环;而在那次酒吧谈话以后,我每每遇到困难,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就是立刻让自己开心起来。实验结果不理想,就去剑河上划划船;办公室氛围太压抑,就抱着笔记本电脑去咖啡馆;跑模型跑得头昏脑涨,就坐火车去伦敦看看泰晤士河;paper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就在埃菲尔铁塔旁边订个酒店,坐欧洲之星去巴黎写。
"Vincent, I just read your manuscript; looks elegant! Where are you now? Let's submit it together."
"I am in Paris now. The Eiffel Tower is so gorgeous. I will be back tomorrow afternoon."
"Great, let's do it then. See you tomorrow."
我真的发现,心态好和心态差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有天壤之别。所以,当做科研不开心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继续往下做,而是先开心起来,然后再去做。而我也意识到当我心情舒畅地做科研时,思路出奇的广阔,灵感一个接着一个,很少钻牛角尖了。
现在我自己也是导师了,我也经常会跟我的学生说,先把日子过开心了,再去想科研的事。我的学生出去散心,我是报销路费的。
作者:Vincent Fu 来源:知乎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9740428/answer/93391824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