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创新工具延伸篇-思维和心理习惯

创新工具延伸篇-思维和心理习惯

作者: 威威专栏 | 来源:发表于2017-03-07 21:29 被阅读0次

接着上篇创新工具引论,我们继续分析讨论下思维工具和事物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以及背后的思维和心理习惯,为什么创新和应用没有成为常态。

日常的思维习惯

首先,对于组合迁移型创新和应用,我们日常阅读书籍以后,或者参加了一次培训以后,最开始的几个小时,大脑处于兴奋期和短时记忆高峰,之后自然加速衰减,可能过了一两周之后,回想起来的内容就寥寥无几了。

所以说有一句话是:读过的书,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还有一句话说,闻而忘之,见而识之,行而知之。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知识本身,能够记忆下来已经不错了,做到融会贯通难能可贵,如果能举一反三,迁移应用,那可以说登堂要入室了。

我们在生活中,从原始人进化到现代人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使用形象思维,比喻思维,情感思维等右脑思维的机会要远远大于使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而且由于负责右脑情绪思维的大脑回路反应速度远远高于左脑逻辑运算,所以我们的思维习惯更倾向于比喻,情感,形象思维。

另外,抽象思维和我们常识和直觉判断有一定的隔阂,对于实用性而言,我们有一种错觉或惯性,习惯于靠常识,经验和直觉做判断和决策,而习惯性回避复杂的计算和逻辑推导。

而迁移应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往往是基于分析,归纳等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的高层次应用。

所以看了《高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以后》,其中的原则为什么有效果,日常工作学习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自身工作和解决生活问题的效率,这些本来属于学习应用最关键的环节,习惯性抛之脑后。

将理论和原则应用在不同场合,不同学术领域本身就属于迁移创新的一种实际案例,而由于思维习惯的原因,我们往往会忘记它,回避使用它。

创新背后的心理因素

除了思维习惯原因,我们在学习理论和思维工具时,还会经常受到情绪反应等心理因素的干扰。

举例来说,我们看到文章描述日本人德国人的先进技术或其他优点时,第一反应可能是感叹和佩服,之后反应可能是对这篇文章作者初衷的质疑,自我情感的抒发,民族情绪的宣泄等等。如果看到其他港台新闻,也会习惯性陷入复杂的情绪,而不能理性思考,他们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足,为什么做的好,我们哪里可以借鉴和超越,我们面对类似情况时,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当然,这些情绪化的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尊严,民族情感,优越感等敏感话题时,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个体,都会有这种通病,大概是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大脑回路大同小异之故吧。

解决方案:

如果要培养理性思维,高效学习应用的思维习惯,那么有必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工作。

-培养逻辑思维,从最基础的形式思维入手,打好基础,参考书籍:管理类联考逻辑篇等。其次,日常阅读和思考时,多锻炼使用批判性思维,不断完善逻辑推理能力。也可以在辩论等需要快速反应的场合,锻炼快速推理和思辨能力。

-明确学习,阅读和培训目的,只有明确了目的以后,才能够更高效的学习和思考。例如读高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时,找一两件真实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应用学到的关键原则。例如以终为始这个原则,就是本段的实际应用。明确目的,再下手工作。

-管理情绪,首先接纳自身在情绪化的特质,这是作为人类的通用特征。其次,在情绪化反应之后,尽快问自己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怎么样,应该如何。从而引导自己进入理性思维轨道。

-系统化和流程化。对于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西部经济和东部经济有差距,如果是泛泛而谈,浅表思维,那么就容易陷入片面化,局部化的误区,不能从历史,结构,资源,发展模式,区位优势,政策等等多个层面完整分析,从而找到相对合理的原因解析。

-深入思考,例如在看到苹果公司产品占据市场第一的现象之后,不是简单的归因于产品设计优秀,乔布斯个人性格和能力等表面因素,而是能更深入分析,对苹果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市场营销,设计师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体验店的策略和不足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逐层深度调查研究。

-复杂问题条理化,简单化,再重新架构组合。举例来说,如果提到空气污染,再结合移民现象等一些容易引发情绪反应的话题,如果是一群人讨论,往往会引起复杂的情绪反应,导致话题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甚至会有过激的言语出现。其本质原因除了人们已经处于情绪化边缘,多个人讨论更容易激发放大情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污染和移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多个方面,并且目前没有唯一定论,在发展路径上也出现反复,其次,移民问题也是多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两者结合起来讨论,使得问题更加复杂,放大了一些关联性的局部问题,从而使得整个分析讨论过程变形,脱离轨道。对于这类问题,首先还是先分开讨论各自问题,每个问题逐步解析,例如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他国家是否也有类似历史问题,如何解决,解决方案有哪些不足和经验,解决方案需要的政策,经济和社会资源有哪些,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有哪些漏洞,如何弥补漏洞,为什么现实执行过程中会存在困境等系列问题,首先独立分析和思考,再进行综合讨论,使得整个复杂问题简单化和明确化。

小结:由于人们特有的性格,思维习惯,情绪反应等特征,在创新思维,学习应用上面,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间,当然,创新和应用,还涉及到现实约束,成本收益分析,资源限制等因素,这些需要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分析改进,这里篇幅原因,不做展开讨论。

相关文章

  • 创新工具延伸篇-思维和心理习惯

    接着上篇创新工具引论,我们继续分析讨论下思维工具和事物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以及背后的思维和心理习惯,为什么创新和应用...

  • 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 170720共读018-【我不要掉队】

    《快思慢想》共读内容 《快思慢想》170720共读018 交流内容 by chundan 延伸阅读 《认知心理学》...

  • 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应对压力)

    麦肯锡精英的思考习惯 第一、什么是心理韧性 1、 心理韧性 压力下管理思维和情绪的能力就是心理韧性,即压力下提升抗...

  • 【老麦读书】佤刀

    佤刀 工具是人类心灵、眼睛、一切感官和手的延伸。在感官不能企及之处思维和欲望激发了人类不少伟大而新奇的发明。 心手...

  • 语言有方向,沟通有技巧!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

  • Android 串口通信开发笔记3:CMake 方式实现和 多对

    上一篇:Android 串口通信笔记2 调试工具分析 工具类实现分析、项目实现Android串口开发 延伸和扩展,...

  • 工具的局限

    工具是人身体的延伸。 比如车是腿的延伸,刀叉是手的延伸, 计算机是脑的延伸,眼镜是眼睛的延伸。既然是工具,那就是要...

  • “水平思考”小文章

    这是我的一篇关于德博诺创新思维工具——“水平思考”的文章,发表在《清华管理评论》上,介绍创新的流程,细化工具的力道...

  • 习惯会延伸

    四月十九日是我开始坚持晨跑的第一天。到今天是坚持早晨起床锻炼的第10天。 这件事一个习惯晚睡晚起的人。因为晚上睡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新工具延伸篇-思维和心理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rv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