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说,不要慌。我可以借钱给你。等你工作了,你再还给我。
我说,你觉得我会还吗?借走了就不会还了。最好还是不借。我自己想想办法。
我啥时候还过她钱。借走了就没有了。吃光花净,要钱没有。我还有八百块,怕什么。找个包吃住的工作。
他们这样惯着我,有利有弊。好处是我可以照自己的想法,在家舒舒服服读了半年书。坏处是动不动辞职回家,是啃老的行为。
按说,是不能有好坏之分的。经济学分析现象,找局限,有推理,有验证。好坏不论。
我这次再走,很难保证不会再辞职。以往的经验是,工作两三个月后,我会觉得这个工作颇无聊无趣。然后辞职走人。怎么解释这种行为呢?有没有规律呢?哪些是关键局限呢?这些局限有没有改变呢?
解释一个现象,最难的一步是筛选局限条件。读别人的解释,觉得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把关键局限给筛选出来了。自己分析的时候,局限要自己筛选,一个个看,然后找反例。我试试看,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1,公司规模局限。我经常辞职,是因为公司太小了吗?我觉得不是,因为有反例。网络安装公司2人。没有比这更小的公司了。奶茶店30人,这是中等公司了。技术支持300人,这是大公司了。传媒公司600人,也是大公司了。我做的都不开心,都辞职了。以前羡慕别人在大公司工作,现在并不羡慕。公司大小规模不是关键局限。
2,上班时间局限。做安装时,市内各地跑,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没有办公室。做奶茶时,固定上下班时间,下班一分钟,跑完了,有办公室。做传媒时,有办公室,下班时间不固定,经常加班。我觉得上下班局限也不是关键局限。
3,工作内容。
这些局限都不对。因为我在找不同。我应该找相同的地方。辞职肯定是因为局限有些变化导致的。这些变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没有?
1,我心里在想些考证考研。可这个想象是无从验证的。不能作为局限。辞了两个工作后才报名证书考试的。报名后又去找工作了。如果是报名考证而辞职。那么,后面找工作就是推翻了。
2,室友合租。我每次找工作啥的,都会和室友商量。每次辞职再找工作,都会和室友商量。室友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验证。是因为和室友住一块,所以才频繁换工作的吗?这个可以验证。目前没有反例。如果这个是关键局限,可推出来的一个验证。因为某些原因,和室友合租→频繁换工作。不频繁换工作→不合租。是什么原因呢?与室友合租能够降低辞职的交易费用吗?
3,下班读课外书。无论哪个工作,下班后我都会读课外书。有些是经济学有些是古诗词有些是中医。大多还是经济学。和工作没啥关系。工作一点儿用不上。这可能就不对了。有些人下班还刷视频呢。这无所谓,只要能验证,就可能是局限。或许真的有人为了刷视频而辞职的。因为某些原因,读课外书→频繁辞职。不频繁辞职→不读课外书。是什么原因呢?读课外书能够降低辞职的交易费用?能够增加辞职的机会成本?还是能够降低工作的租值呢?
目前只想到这三个可以验证的局限了。我对这三个局限没啥信心。或许还有其他局限,我想不出来了。
再找工作时,避开这几个局限,不和室友合租,不考证,不读课外书。看看还会不会辞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