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就医时,如果可以更高效地同医生沟通,不但可以对病情治疗有帮助,还可以节省看病时间。
《医事》这本书里提供的看病清单,可以在看病的时候对照着做准备。这些信息包括:
第一,症状。具体来说,你有什么症状?这些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情况下会发作?发作频率是多少?
第二,健康史。建议你准备一本个人健康笔记,随时记录你的健康问题,生过什么病,当时的身体感受怎么样之类,看病的时候带上这本笔记,给医生说你的健康情况。
第三,个人信息。你是不是压力很大?最近你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你现在生病可能和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第四,你正在吃什么药,服药后有没有副作用出现。如果你正在服药,建议你把药瓶带给医生看。如果做不到,至少要列一张清单,在清单中,你要详细写清楚你是什么时候服用的,服用频率如何,服用量有多大,是不是还服用了其他滋补类的药物。还要说出服药后的身体感受,比如过敏、不舒服或者其他情况。
第五,过去的就医情况。比如,你做过什么检查,有没有在别的医院看过其他医生。把之前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其他医院的医生给出过哪些诊断都告诉现在的医生。最好能把检查的检查单、报告单、过去的治疗方案、用药情况和恢复情况等,都拿给现在的医生看。
做到了上面五条,你的医生就对你很了解了,而且,因为大多数病人都做不到这么认真专业的阐述病情,你的医生此时肯定会对你印象深刻。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向医生提问和进一步沟通。治疗过程中,你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和医生沟通:
第一,开门见山。如果你有不止一个问题,先问最重要的那一个。
第二,说出感受。如果你害怕某种检查,对身体某些部位的检查感觉很羞耻,你要开口说出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感觉不舒服,要及时让医生知道。如果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发出了让你不安的感叹词或者说了让你疑虑的话,与其自己胡思乱想,不如请医生解释清楚。
第三,说出所有疑问。如果你对诊断或者治疗计划有疑问,告诉医生。如果你不愿意进行某种治疗,需要询问医生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如果可能,可以再问问别的医生。
第四,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如果事后发现忘了提出或没有理解的问题,写下来,下次复诊问清楚,不给自己留下胡思乱想的空间。
第五,如果治疗方案不奏效或者让你感觉更差,别忘了询问医生,告诉他你的感觉,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