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一位伙伴说,以后招聘任何岗位,招聘启示上都得写上“学过美术的优先”!何以出此言呢?
这还得从审美说起,所谓审美观,我认为就是一个人对事物具象的呈现美丑判断的观点。百度一下,专业解释:
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以善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教化、尚伦理。以美为美的具体内涵是求本色、超自然。以真为美的具体内涵是重科学、尚真诚。以达到美化社会、美化生活、美化心灵的目的。
听起来比较抽象,但是落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比如我们走在一个城市中,去感受这个城市的建筑物。建筑物给我们带来视觉上外部造型还有外墙及外墙上所有广告、饰物,走在这个城市的道路上,你会看到步行道上的植物、铺路石、井盖、路灯等等,在国内三四线城市,已经被色彩晕倒,绝对辣眼睛的,似乎不用大红明黄为广告色,人的眼睛就得不到刺激……而我们去成都、厦门、去台湾、去
新加坡、去日本等等都会看到街角一处即使一个井盖也会细致的美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温馨和愉悦感!这是实实在在的审美观对我们的影响。
比如在工作中,即使写一份工作总结报告,字体、排版、格式也得具有审美观吧。我们做管理咨询,提供给甲方的报告,除了内容很重要,但是PPT的制作也很重要。因为PPT做的好而提高了中标率的案例也是大有人在。而因为一个投影仪色差过大,使一个建筑设计方案投标失利,痛失一个大项目!

一个人的审美观在于自小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熏陶、后天的培养。而我们的教育更多重视文化课,忽略美的教育,据说学美术专业的人到大学了才学审美,小时候即使学美术也是停留在画画的层面,往往追求的是画的像不像的问题。
今年对美术教学的定位拔高了,把美术课列为了中考的一个科目,占一定的分数。这个举措一方面是好事,说明美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担心会把美术学习也搞成应试教育的模式。
学点美学吧,在生活中增添色彩,在工作中彰显美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