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转变
在报名求学模块之前,连长要求写一个简单的一百字左右的申请文,写明为什么学这个模块?想要得到什么?现在想来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问,不再是简单的申请。
我还记得,我申请写到要像游泳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找到我想要的书,并为我所用,不设限。为何这么说呢?当时的情况是:在两个模块间有几天比较自由的时间,我想要可以自己规划一下时间,像模块社群一样天天有收获,感到很充实。但结果没有,反而睡了几天觉,看了些综艺片。
那我想:我不要这样子,我总不能一辈子都呆在社群里吧,天天让组长们挥舞小鞭子吧。虽然他律很重要,但自律更重要。我要自律地学习,有效学习。而求学模块就解决了我的疑问。如何约束自己学习,如何有效学习?现在的我还谈不上游泳健将,但是可以在浅水区划几下水了。我很高兴,这都来自于学习模块的成长。
我不怕学习了
谁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啊!但为何做不到呢?
那我们回想一下求学的经历吧!
求学的时候经常会听到这些话“你要学习,不学习,怎么办,考不上好中学,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类似的话,这种压力与窒息感让我们常常拿起书就感觉深深吸一口气。为什么?感觉一言一行都是与命运相关,这种沉重的心情还怎能学习呢?
《有效学习》提到,短时记忆容易被情绪影响,尤其是压力、焦虑。我们现在知道要管理情绪,但当时不知道呀,最后学习结果不好,还继续责怪自己,为何不努力。陷入了恶性循环中,愈加影响学习效果。
那我现在怎么做呢?
抛掉今天进步了,命运就上升,退步了,命运就跌落的感觉。心如浮萍一般是不利于学习的。把时间管理看做是一个普通的技能,保有平常心态。然后提醒自己,是不是可以提前做事情。同时心中也明白,没有立马能立杆建影的效果。权当做如何训练这个技能。
就像写这篇文章,昨天写了写大纲,不想写了,放下,今天继续写,断断续续地写,但比以前临截止日期前写文就已经强多了。往后还会继续练。
学习很重要,但看太重了,反而学不好
并且同时注意到哪个时间段适合哪些内容?如何集中地利用时间。比如,非工作时间:以前早上会看公众号文,早起的福利就没用上,就推到快中午或环境嘈杂时候看,用看书度过早起时间。傍晚,会去走路,健身。晚上再看看书。工作时间:提前想好目标,集中利用好时间,不会很散而使效率低。
把这个当做练习,一步步练习安排自己的时间。
错了,也可以做自己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我们更多听到的是“错了怎么办啊”,“吃亏了怎么办啊”,“让你不听话”,“不听老言,吃亏在眼前”等等这类的话,让我们忘了错误的价值,畏惧于害怕犯错,止步不前。
之前,我是害怕错误的,真觉得自己犯了不该犯的错。但现在我不了,如果犯了错就成为一个反思的机会。我现在往前走,不再说害怕犯错困住自己。即使错了,也可以做自己,这才是真正做自己。而且不畏惧未来,敢于承担。
重新看起了书
以前买的书、买的课看一点就不再看的原因除了躲避不确定之外,还有无法有效读书。致使。获得感比不上挫败感,无法继续读书。
现在,知道了解读书的尚方宝剑——多提问。各式各样的问题问自己。需要看什么样的书?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去哪找反馈?需要找教练吗?书是怎么布局的?自己能讲明白吗?如果……会……?刚利用了碎片时间,5分钟还能回忆起内容吗?
带着这些问题,阅读速度快了,而且像找宝藏一样在书中找答案。
比如:英语口语课,此前机械地跟读,现在我想着要跟别人说明白,居然调动起积极性,学得更认真了。听不懂的也会去猜。而且加上了动作,我现在都还记得投球怎么说:shooting the basketball ,只因自己在学得时候加了投篮的动作。还有情绪,会根据内容加上符合的情绪。现在想来,这是我第一次轻松、自然地回想起英语。
重视人的要素
我此前是忽略人的要素的。虽然在社群运营理论课链接了不少老铁,但远没有这次求学模块体深。果然,知道一句话与体悟一句话是两回事。
在5排里深深感受到社交关系对人的影响。在大群里没有什么感觉,反而在5排里交流好多,成长好多。要感谢排长玉砾,是她把我拉进去深度互动的,不再单单是看客而已。分享预习章节、复习书,让我收获很多。而且排长还会让你早起床的,哈哈!
还认识了老铁猴儿快跑、蛋腚娃,从他们身上学习到高效利用碎片时间,以及提高阅读速度。还有林中漫步,分享了写作技巧,这次的成长记录就是根据她的分享调整的。
我还报了一节线下瑜伽体验课,希望教练可以提供反馈,让我精准练好瑜伽。
以后
继续练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链接更多老铁,分享更多,帮助更多老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