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能力其实和思维力成正比,思考就是创造。
感觉写作难,是因为头脑没有开动,潜能没有开发。
读书如果不能和思考结合,则越读越糊涂,越读越懒惰。然后依赖书本,总想在书中寻找现成答案,总想依靠别人,而不想独自踏上探索之旅。
不读书不好,放不下书也不好。读书上瘾并非好事,要能够钻进去,提起书本,更要能够跳出来,放下书本。
现在是商业社会,许多作家使读者上瘾,许多读者只读某个作家的作品,这些都不是好现象。
禅宗讲究“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疑”就是怀疑,思考。哲学科学需要怀疑,修行也要有怀疑精神。
“悟”就是智慧,“疑”就是参究,思考。修行人的思考力是受过训练的,非常强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写作讲话都不是问题。
没有“解(见地)”就没有“行”。圣人的经典是很难理解的。能够读懂经典,你的思考力自然很高,写作就不在话下。
经常写作,我们就会习惯思考,阅读力也会水涨船高。如果不写作,人就会越来越懒于动脑子。
写作可以把自己写开悟,写作是通向精神自由的好方法。
即使你有思想,如果不表达,思想也会模糊或者消失。思想在头脑中是很朦胧的,只有用文字呈现,才会清晰。
不善于表达是因为不敢表达,不习惯表达。养成习惯,表达能力自然会提升。能够用简单朴素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其实是长期练出来的,绝不是读几本书就能获得。
只为自己写作,我们的能力很难真正发挥,水平提高很慢,甚至越写感觉越没有前途。只有萌发为社会大众写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写作才有崇高的意义,潜能才会被激发出来,水平会一日千里地提升,心态会非常好。
心态影响能力,能力也影响心态。能力不够时一定要有好心态,心态好了,能力也会跟上来。心态不好,能力只会越来越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