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学生有样学样,你不主动带他们去做一些事情,光说教是不行的。所以还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比如说卫生这一块儿。
我们学校小(以前的城乡结合部)学生多(大量的进城务工子女),导致卫生现象不是特别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每个班的保洁几乎都非常好,就是院子里面会出现白色垃圾。 按理说校园不是特别大,垃圾应该好清理,但学生太多,总有一些学生会随地扔垃圾,让人防不胜防。
举个例子来说,周五放学,如果人行道上有白色垃圾的话,孩子们为了急于回家,是没有孩子愿意弯下腰去捡垃圾的。也许是因为急着想回去,也许是因为怕别人踩着自己,也许……地上那一两块儿白色垃圾,经过上千人,它会仍然躺在那里。
对此值班领导非常的生气,在班主任会上一再强调:说一块儿小小的垃圾,竟然经过了那么多人,他还在那里没有一个人把它捡起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我们一定要大力教育孩子,同时自己也要做好榜样——身体力行。
我也认真观察了一下,不说是周五,在平时的上课期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刚刚扫完的清洁区,保洁的孩子刚上去,其他孩子路过那里,有可能会随手扔垃圾。这给那些班级带来了烦恼,明明刚刚扫的非常干净,最后通报的时候还要扣班级分数。 这让班主任也非常头痛,不能说让孩子们不上课吧,一直在那儿盯着。
这该怎么办呢?涉及到我自己班级的清洁区,我就经常下去捡。有的时候是孩子们看到的,有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捡。除了清洁区,包括教室,我看到了纸片也会随时随地捡起来,然后把它放到垃圾桶。 久而久之,孩子们看到我身体力行做这些事情,他们也有样学样。
记得还没有经常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教室走廊上有一些纸片,孩子们上课的时候从那里经过,从来是不会捡起来的。看到我捡了几次之后,加上我在教室里给他们讲的一些道理,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孩子们就会停下脚步,首先把纸片捡起来,然后再喊报告进教室。
一个孩子捡,其他孩子也跟着学,慢慢的我们教室、走廊、清洁区遇到纸片,孩子们都会主动的捡起来。 有量变就有质变,每天的广播都会听到表扬信:某某班的孩子们主动捡拾垃圾,为保护学校环境增添一份力。
我一上课,孩子们就会给我说:我们班今天谁又上光荣榜了。我顺势利导,来一些口头奖励或者是一些小小的物资奖励 ,总之让这些孩子们的行为大方光彩,让其他更多的孩子加入到这样的一个队伍。
今天周五,我们刚下楼梯,就看到人行道上有一个班的垃圾桶滚到了地上,而且垃圾撒的随处都是。我想捡起来,但没想到在我前面的学生竟然主动的把垃圾桶抱起来,送到一楼的那个班级的门口,另外一个孩子迅速的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扔到了大垃圾池里面。
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也是其他孩子没有想到的,但这两个孩子做的很自然没有造作,也没看我,就自然而然的就做起了这件事。这样的行为导致其他的一些学生(别班的)主动让位子,没有出现拥挤现象。 说明他们的行为也打动了其他的孩子,觉得他们做的是对的。
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做,而是我们做的太少, 当我们弯下腰来拾起一片又一片的垃圾,孩子们就会跟着学习。家长也是一样,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做人方法都可以从父母那里习得。所以我们要和家长一起,给孩子们带好榜样。只有我们身体力行,孩子们才会学得有模有样, 当一些好的习惯,做人的道理深入孩子们的心里,那这个孩子就会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