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来客,坐下攀谈聊聊家常,一杯清茶,几碟瓜子,清脆的磕瓜子声,伴随着聊天,情意融融。
如今吃的瓜子都是买现成的,从以前的傻子瓜子到现在的洽洽瓜子,除了牌子不一样,其他也没有感觉有啥不同。晚上回家路过89路车站,旁边就是一家卖炒货的小店,东北炒货店,原味的,以及各种不同加料的瓜子应有尽有。
瓜子来自哪里?如同米饭来自哪里一样,我们看到的都是末端商品。曾有笑话说,大人问城里的孩子米饭来自哪里?小孩子说,来自家里电饭煲,或者说来自家里米袋子……对于还没有上学,封闭在城里的孩子来说,有这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所以如果问起瓜子来自哪里,来自炒货店也没有错。
对于以前农村的孩子,这个问题实在不是问题。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自留地的田埂边或者是边角地种上几株,一开始不怎么引人注目,几片绿色的宽大叶子,随着粗壮的茎干慢慢升起,慢慢的,在顶端会有一个被包裹着的绿色小球,当然不是圆圆的,在中心尖端露出小口子,似乎还能看到一丝丝黄色。到了初夏,这个绿色小球展开了,变成了一个平面。中间是一个黄色的圆盘,边缘一圈是片片如舌状的黄色花瓣,只是中间的黄色深一些,远远看去不就是一个太阳的化身!而且随着太阳从东边升起,它的黄色脸庞就对着太阳,太阳中午在头顶,它也转动着正对;太阳西下,它也转头目送……原来它是太阳家的孩子,天天对着太阳刺眼的光芒恋恋不舍。它一心向着太阳,所以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向日葵!
有时好奇,大晴天时它向着太阳从东到西跟随,那如果阴天呢?是不是也会跟随?如果是晴天,到了傍晚随着太阳它的脸庞是冲着西面,到了第二天它的脸庞又向着东面,它是怎么过去的啊?昨天晚上它可是向着西面的啊?难道晚上它偷偷地溜回去了?那如果回去?从上到下还是原路返回?给小时候的我留下了困惑,曾想搬个板凳坐在向日葵面前看个究竟,可晚上太黑,拿着手电看着它有点害怕……
过不了几个月,黄色脸庞上出现了很多黑点点,那就是瓜子,是向日葵的种子。刚开始也不是黑色,肉色的,也不坚硬,软软的嫩嫩的。到了夏秋时节,表面的黄色落尽,看到一个个小方格中插着密密麻麻的黑色瓜子,其实也不像西瓜子那样全黑,而是带有竖线条的花纹。虽然还没经过加工,此时的瓜子也可以食用,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味,但一般人家才舍不得此时摘下,只有淘气的孩子偷偷用手盘下几颗解馋。
秋天到了,叶儿也半黄,用镰刀割下向日葵的大脸盘。那依旧挺在地里的茎杆依旧冲向蓝天,有一点刺破苍穹的悲壮!每次看到那没有“大脸盘”的茎干,总会想到点什么,总感觉有点残忍。
割下的向日葵经太阳暴晒,晾干,盘下上面的瓜子,再放在筛子里晾晒。到了冬日农闲,就可以在家里的土灶上开炒。火不能烧的太旺,要不然就会炒焦炒糊,只能用稻草慢慢小火烧,只听见哗啦啦哗啦啦一阵阵翻炒,那香味在厨房弥漫……用铲子把新炒的瓜子盛出来晾凉,真正的原味瓜子出锅了。小孩子还等不及晾凉,小手抓起几颗,在手里来回倒腾,拿起来就往嘴里送。“咵哒”清脆的声音,把瓜子一磕两半……
小时候对于向日葵的好奇,看到大人们在田间种,自己在家人吃完的水果罐头的玻璃瓶里也种上一棵。竟然也长大了,也有向日葵围着太阳转,只是比地里的向日葵脸盘小了很多,但那个瓜子依旧饱满……
2021.1.26 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