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们向南到底前面的路被封,里面还在改造。右转上桥,在桥上望河两岸,水巷间光影浮动,在蓝天下勾勒出古拙而优雅的线条。
乌篷船缓缓驶来,船桨在水面划出一道道涟漪,船夫悠然自得,那画面如诗如画。
循着旧城墙的走向南前行,到底是镇海门,那敦厚的身影渐渐清晰。城门建筑高大坚固,城墙厚实,设有瞭望孔、射孔等防御设施,在历史上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穿过门洞,如同穿过一道时间的闸门,门外是奔涌的钱塘江,门内是尘封的旧光阴。见证了古镇的兴衰变迁。
向东穿过一座新建的窒内大厅,来到了孔庙学宫,大殿飞檐高挑,朱漆虽旧,气象犹存。孔庙,这里是祭祀孔子和培养人才的双重功能之地,体现了古代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对教育的重视。立于殿前,仿佛能听见昔日学子的琅琅书声穿透时空而来。
接着又去了海神庙,走马观花,仿佛看到了当年渔民出海拜神的景像。
最后来到了金庸书园。它粉墙环抱,庭院深深,方正而开阔。它融合了江南传统建筑元素,白墙黛瓦,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与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意境相得益彰。
漫步其间,墙上一幅幅砖雕小说故事,无声诉说着刀光剑影的江湖传奇,却又被这江南庭院的清雅所调和。书院展示了金庸的学术成就,收藏其著作和研究资料。此处既是文学的圣殿,亦是江湖归于宁静的隐喻,是武侠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大家有点累了,坐在亭中休息一会儿。里面有一茶室,我以为有卖金庸武侠小说,一看没有。我想假如有书卖,估计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原路返回,路过观潮胜地公园门口,看还要买门票,30元一张。想想算了,下午3点多已看不到潮水的景观了。
沿着图标找王国维故居,找了好长时间,一看还要走好多路,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只能打道回府。
盐官故城给我留下的印象还算可以的,有许多历史建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人气不足,大多数店面都空关着,只有一小段开着。要是像有些古城一样,门票不收,只收小景点门票,也许会好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