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和对宇宙好奇的人一般都会对生物学乃至物理学、哲学等感兴趣。
据说,要想了解宇宙的奥秘需要知道宇宙三大神性法则:
第一,第一性原理。
凡事可以追求本质,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关于人的发展和提升,你会提出很多方法,而本质上‘‘人是习惯的产物”,要想改变自己,就需要把每一天的习惯做为抓手。
比如生命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以负熵为生。
比如行为的背后是肌肉和各种组织和器官的配合,而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背后是基因,所以基因是本质。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thinking,又称“第一原理”)并非马斯克发明的,最早由2300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他对“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哲学家的深邃思想理念,直到现代仍然很有价值,值得思考。
不过在如此快速发展的现代商业社会和互联网技术不断迭代下的现在,“第一性原理”最佳的解读者恐怕非马斯克莫属了,他对“第一性原理”的解读是:“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
最典型的第一性原理就是“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条公设”:
1.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2.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3.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并且在同一边的内角之和小于两个直角,则这两条直线在这一边必定相交;
有人会说这么简单的定理,我们都会。可第一个总结出这个定理的人,为什么不是你呢?
简单的说,第一性原理就是透过表象,找到那个最本质的问题,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你具备这种能力,那么你就无敌了。
当然,受认知局限,我们认知到的本质也会有时空局限性。
第二,分形理论。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分形理论是在上世纪70年代由芒德布罗几乎集一己之力创立的,但其严格的数学基础之一——芒德布罗集,却是70年代末芒德布罗及布鲁克斯、马蒂尔斯基以及道阿迪、哈伯德、沙斯顿等人几乎同时分别建立完善的,他们的思想都源自上世纪前叶一些前辈如法图、莱维、朱利亚的有关思想。
中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认为:分形几何不仅展示了数学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质,还改变了人们理解自然奥秘的方式;可以说分形几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几何学,对它的研究也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疆域。
对我个人的启发是:
一是,大道至简,万事万物都有最简单的“一”,而这个一变化万端,形成复杂、有序和浩瀚。
二是,每天的所思所想的无数念头看似无形,其实最终外显为有形,这也是一种无限分形的表现,即从看得见的明显的到看不见的不为人道的。
第三,自指性法则。
自指性的特征:单向性-遗传基因例子。遗传是单向性的,这是遗传学的“中心法则”,我们所有的机能是由蛋白质来产生的,人类的受精卵是从基因到蛋白质的单向性的法则。每个小孩都是基因决定的,小孩的后代也是受到这个基因决定,基因遗传就是单项性的结构。
我们看起来都是一个一个的人类,但事实上我们只是一个人形的容器而已。人的使命就是把体内的基因DNA从上一代,传承到下一代。基因把人设计出来,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传递基因。基因碱基对本身就是一个指令对,他指挥着蛋白质如何进行下去。但基因其实是一个遗传信息,是谁决定基因这个信息的解码编码动作呢?
基因即是遗传信息,又是发布遗传信息的指令,造物主伟大之处,就是自指性法则,既基因自个决定了如何遗传,这就是根源。
全世界有三个特别伟大的人物,歌德尔,图灵、冯.诺依曼,他们都和计算机有关,他们解决神级问题的方案都是自指性的。
自指性是逻辑的第一因子。逻辑里会有因果,第一因就符合自指性法则。所有因果循环中的源头,都是有一个第一因,第一因的特征就是唯一因,而且就是源头。第一因本身就是自己的因。
自指性是一元性,第一因本身是因,又是自己的果,因果合一,破二元对立。但是现象世界找不出一个因果合一的例子。因此是人类思维难以想象的,人类的思维是二元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