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5分钟商学院,有一条经典的留言:
最能让男人花钱的心理账户是“义气”,最能让女人花钱的是心理账户是“美丽”,最能让父母为孩子花钱的是“成绩”,最能让孩子花钱的是“孝心”。
上面谈的就是消费心理学的一个名词: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指在每个人在心里,把同样的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了不同账户里。
作为企业,要懂得让用户从他最有钱的心理账户里花钱。
通常我们对三个账户容易产生消费:
其一是意外所得账户。如进入公司APP商城,弹出一张无门槛优惠券。如果不去消费,总感觉亏了点什么。如果碰上促销活动,抽奖,满减券,凑单等,一套军体拳下来,客单价就上去了。一张拉新优惠券,就能引发大的效应。
其二是情感维系账户。如母亲节快到了,我们把产品定义为“礼品”,这样就容易转移用户的心理账户。顺势借助参与我们的母亲节活动,为母亲做一顿饭,把做的饭晒出来,根据规则,再返优惠券和产品,促进复购。
其三零钱账户。我们用纸币时,100元只要拆散,就会较快用完。当然现在网络支付,直接把零钱账户升级了。花呗,白条,信用卡透支账户,都没零钱啥事了,支付的便捷性,降低了支付的通感。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个心理账户,开的特别大。
客户并不是不愿意买你的产品,只是把钱放在了不同的账户,如何调整用户的账户,正是要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