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面的课程里(第3讲 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讲过,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的晚期黑色素瘤得到有效缓解,靠的是免疫疗法。晚期白血病的小女孩艾米丽,她的白血病细胞被杀光,靠的还是免疫疗法。
201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项目,也是免疫疗法。如果你打开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网页,在主页上你一定会看到一行大字:Immunotherapy is the most promising cancer treatment of our time. 免疫疗法是这个时代最有前景的癌症治疗方法。
很多医生认为,如果人类有可能攻克癌症,那它一定会出现在免疫治疗领域。我自己也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这种疗法和以前所有治疗癌症的传统方法相比,它的思路彻底变了。这节课,我会用三个案例告诉你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学完之后,你就能了解癌症治疗即将到来的巨大突破了。
用细菌毒素治疗癌症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1890年。有一天,美国医生威廉姆·科利(William Coley)在复习老病例的时候,一份特殊的病例,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个病例是这么记载的:一个面部癌症的病人,手术切了癌症组织,但是很快又复发了。更不幸的是,病人的伤口还严重感染了。
当时还没有青霉素,你肯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个病人活不了多久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病人的伤口每感染一次,癌症组织就都缩小一点。反反复复地感染,癌症居然越来越小。5个月后这个病人的癌症没了,他出院了。
科利医生也蒙了,这不可能啊,会不会病例写错了呢?他找遍了整个纽约城,还真的找到了这个病人。科利让病人到医院检查发现,果然他的癌症没了。好奇怪啊。科利想,难道是因为细菌感染激发了他的免疫力,反而杀死了癌细胞?有了这个想法,科利就尝试用细菌毒素来治疗癌症。治了上百例,确实还真的有人得到了缓解。
我们再来看科利当年的研究。首先,他也不知道这种疗法的原理。其次,他的研究没有严格的设计和对照。所以,其他医生没办法重复和验证。再加上,用细菌感染治疗癌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没办法保证。所以,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到了1936年科利去世,这个方法也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这就是时代局限性。但是,故事还没完。科利医生的女儿长大了,虽然她没能当医生,但是她说,父亲治了这么多病人,确实有缓解的,不可能都是侥幸,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后来,她募资建立了美国癌症研究所(CRI),支持癌症研究和治疗,尤其是免疫疗法。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艾莉森医生就是这个癌症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他的获奖项目就是癌症的免疫疗法。
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癌症的免疫疗法会得诺贝尔奖?在免疫疗法出现之前,医生用手术、化疗、放疗,直接攻击癌细胞,这几种方法的本质都是外部干预。也就是借助于外援,帮着咱们杀敌人。但是,免疫疗法彻底换了一个思路,也就是增强内力。人体免疫就是咱们的内力。
你一定还记得,得癌症的时候,要么是免疫细胞认不出癌细胞这个“坏人”了,要么是免疫细胞打不过癌细胞了。无论是认不出还是打不过,都会出问题。所以,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就是恢复或者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能力和战斗力,发挥自身潜能,用内力来战胜癌细胞。
在科利医生那个年代,医生们对人体免疫原理的认识并不清晰。但是毫无疑问,他的研究是癌症免疫疗法的初步尝试。随着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科学家们逐步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分子组成、化学介质,以及精确控制这个系统的分子开关。这些基础研究,为癌症免疫治疗提供了可能。但是,这条探索的路走得并不容易。这一走,就是100年。其中,有很多科学家不应该被忘记,是他们的研究,促成了癌症的免疫疗法。
用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胰腺癌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故事。
其实,每种癌细胞都有标志性的物质。免疫细胞就是通过识别这些标志性物质,来区别这个细胞是“坏人”,还是“自己人”。有的免疫细胞专门负责识别,比如DC细胞。有的专门负责杀伤,比如T细胞。这两种细胞是盟友。
发现DC细胞的人叫拉尔夫·斯坦曼(Ralph Marvin Steinman),他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免疫中心的博士。但是很不幸,在2007年,也就是斯坦曼发现DC细胞34年以后,他自己得了晚期胰腺癌。一般来说,晚期胰腺癌患者如果失去了手术机会,存活时间平均不到一年。但是,斯坦曼博士用他自己做了一个试验。他用自身的DC细胞和癌细胞,制备癌症疫苗来治疗自己的晚期胰腺癌。结果是他活了四年半,这个生存期,是这类晚期病人的4-10倍左右。
2011年9月30号,斯坦曼去世。10月3号,也就是他去世三天后,诺贝尔委员会公布,由于斯坦曼对人体免疫学的贡献,决定把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他。他到最后也没能等到这个好消息。其实,就在斯坦曼去世前几天,他还在和女儿开玩笑说 ,“为了获得诺贝尔奖我也得坚持活下来,因为他们从不给逝者授奖”。但是这一次,诺奖委员会为他破了例。
斯坦曼的研究,把人体免疫和癌症关系的认知又推进了一步。他让咱们知道了,要想杀“敌人”,首先得认出“敌人”。今天的免疫疗法,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必须基于识别。只有识别了癌细胞,咱们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的杀灭。
201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样是找到了癌细胞躲过免疫细胞杀伤的另外的关键机制。这些发现促成了癌症免疫药物的研发。这个时候,癌症的免疫疗法才真真切切地给癌症病人带来了福利。
癌症免疫疗法创立了一个癌症疗法的全新理念,这是人类与癌症战斗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为什么增强内力,依靠自身的免疫细胞就可以具有这么大的潜力呢?这就到了我要讲的第三个故事。
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和生态修复
你肯定在电视上看到过原子弹爆炸的场景,有人用“核冬天”描述核爆炸之后的万物毁灭和凋零,那是一种只能用黑色和灰色描述的世界。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遭遇的最严重的核灾难。这场灾难给生态带来的破坏,远远超过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露。有记者问专家:你认为需要多久,这个地方的生态才有可能修复呢?专家回答:至少两万年。核污染就这么可怕。
今天的切尔诺贝利什么样了?毕竟刚刚过去30年。是一个暗淡、破碎、凋零、荒凉的人间地狱吗?2017年,有人公布了切尔诺贝利最新的航拍照片。照片上显示,在废弃的建筑物周围,长满了绿油油的植物,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森林覆盖,郁郁葱葱。

科学家还观察到,隔离区里面生活着狼、野牛、驼鹿、野猪、山猫、野马和各种各样的鸟、昆虫。你可能会认为,这些动物受到核污染突变了。并没有。一只年轻的野狼溜溜达达从隔离区走了出来。经过研究发现,这只狼和清洁区域的狼没什么两样。

这个故事和医学非常相关。遭受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但是经过短短30年,大自然就已经恢复了生机。所有人都低估了生态自身的力量。这个故事告诉核专家,对于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要有信心。这个故事同样也让医生振奋:生命伟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永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划重点
1. 科利医生为癌症免疫疗法作出了初步尝试。
2. 斯坦曼告诉我们,要想杀“敌”,就要首先认出“敌人”。
3. 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是,从外部干预,转为增强内力。内力就是人体免疫。
4.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的恢复告诉我们,要对自身的修复保持信心。人体免疫就是伟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思考题
斯坦曼告诉我们,要想杀“敌”,就要首先认出“敌人”,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是,从外部干预,转为增强内力。内力就是人体免疫。
癌症的免疫疗法的原理,其实也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把“敌人”比喻成自己成犯的错误,同样是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改变错误——随时都能认识自己到错误的错误,是比较难的事情。因为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错,觉得是因为别人冒犯自己,所以自己才会这样等等。对待错误,也需要外部干预,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更快警觉,这样长期以往,就容易内化,内化后就能更少犯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