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353)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18:04 被阅读0次

卷十一(一四) 【原书卷十一·二二】

李方膺明府善画梅,性傲岸,而与余交好。殁后,其子某见赠云:“记得先君交两友,一子才子一梅花。”殊有风趣。有郭耕礼者, 嫌其称父执之字为不恭。余曰:“‘仲尼祖述尧、舜。’子思且字其祖矣,何不恭之有?”

李方膺,(1695年—1755年),字虬仲,号晴江,别号秋池,抑园,白衣山人等,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寓居金陵借园,自号借园主人。清代诗画家、官员,能诗,擅画松兰竹菊,尤长写梅。用笔倔强放纵,不拘成法,苍劲有致,为“扬州八怪”之一。

子才,袁枚的姓名中的表字。

郭耕礼,陕西泾阳人,举人,雍正七年任睢宁县丞。

父执,指父亲的朋友。出处:《礼记·曲礼上》:“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仲尼祖述尧、舜。” 此语出自子思著作《中庸》。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孔伋(字子思)的祖父。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明确指出:“子思作《中庸》。”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袁枚对于封建礼教还是有一些反抗精神的。本条诗话里,袁枚对郭耕礼以“称父执之字为不恭”来指责李方膺之子诗作的行为很是不屑,先是专门找出儒家经典著作《中庸》里的语句“仲尼祖述尧、舜”,再以《中庸》作者子思为孔子嫡孙,以子思直书其祖父的表字之事来反问腐儒:这事儿,你们怎么不说有啥不恭呢?看来,袁枚的辩才也是一流的。

相关文章

  • 硬读《随园诗话》(353)

    卷十一(一四) 【原书卷十一·二二】李方膺明府善画梅,性傲岸,而与余交好。殁后,其子某见赠云:“记得先君交两友,一...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53)

    【原书补遗卷十·三四】余过吴江梨里,爱其风俗醇美;家无司阍,以路无乞丐也;夜户不闭,以邻无盗贼也;行者不乘车,不着...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35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le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