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居作用与同一性的形成

自居作用与同一性的形成

作者: 如一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14:08 被阅读0次

3、自居作用与同一性的形成

一般人的成长是与社会不断交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

心力内投:他人意象的原始并入。依赖于父母带给他的爱,从而开始爱周围的人与事物。这个一般在童年早期之前。

心理自居:自居为某一角色,这深受家族观念的影响。

同一性形成:对儿童时期各种自居作用的有选择的抛弃和相互同化,并将其吸收为一个新的完形。这一过程依赖于对年轻人认同的社会过程(往往通过一些社会团体),承认他现在所变成的方式,而且认为变成这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

“固定于青年期末的最后的同一性,对于每个个人过去所起的任何单个自居作用都起了概括作用:包括一切有意义的自居作用。但也改变了它们,以便将它们造成一个独特而又是有合理连贯性的整体。”这是对同一性的再次解说,从不同的角度。

“自我功能在一定发展水平上把心理性欲方面和心理社会方面加以整合,与此同时把新增加的同一性元素与已经存在的那些元素的关系加以整合——就是说,将人格发展的不同水平之间的必不可免的间断性加以沟通。”由此看来,自我和同一性是两个概念,前面有所混淆,自我主要在内外一致,同一性则强调横向因素的整体性。

“从发生的观点来看,同一性形成过程的发生就像一个不断进化的完形——在整个儿童期中自我经过连续的综合和再综合而逐渐建立起来完形。正是这个完形把制度的赋予、特质的力比多需要、有力的能力、有意义的自居作用、有效的防御、成功的升华作用以及连贯性的角色逐渐整合了起来。”同一性似乎跟“完形”的内涵相似,是对自我的丰富,这里提到的完形的各个因素,详细具体,看来同一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过程。

(《生命史和个案史中的同一性混乱》续一)

相关文章

  • 这些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有关键影响

    1、家庭环境 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是在儿童自居的基础上形成的。父母是儿童早期认同的对象,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首先...

  • 读书《埃里克森与毕生发展心理学》

    50/13 本书主要讲述了“同一性”的重要。 家庭对青春期前“同一性”的培养 青春期“同一性”的形成 “同一性”对...

  • 同一性究竟是什么?

    本文是《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引论”部分的阅读笔记。 《童年与社会》《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青年路德》是埃里克...

  • 每日一语(3)

    教作为科学的知识能让学生学到认知的同一性;教作为文化的知识能使学生形成文化的同一性;教作为德性的知识能促学生获得自...

  • 论女性地位

    我们都有同一性,即惰性与勤奋的合一。惰性是原罪,而勤奋是后天习得的。在环境、自我等因素中形成的。本质由自然而来的...

  • 读埃里克森《同一性与青少年危机》

    读埃里克森《同一性与青少年危机》 所有的生命,都是在和周围的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中成长的。互动意味着交互能量(相互影响...

  • 20180516共读

    同一性:青少年危机共读1 同一性:个人的期许与社会期许两条力量的协调与综合。 如果协调的结果是冲突的解决就...

  • 20180516共读

    同一性:青少年危机共读1 同一性:个人的期许与社会期许两条力量的协调与综合。 如果协调的结果是冲突的解决就...

  • 政府的形成和作用

    为什么不说国家的形成和作用呢?因为国家的概念更加模糊,其中包括政府功能、民族认同、共同文化等等。如果只说政府的形成...

  • 〖自居〗

    〖自居〗 ——〈开灯心语〉 过去的我, 总以 —— 受害者自居, 钻黑暗的牛角尖, 活着, 总有一千个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居作用与同一性的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nn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