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王老师,各位学友们,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课程组给我的机会。其实在昨晚孟老师告知我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选修一门课程我们都是想从中获得一些什么,而学习的过程无论中间经历什么,那都是必然的。既然是打卡学员代表,那么我先说一下在打卡过程中我的一些收获吧。
各位学友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在进入课程群时立下的目标吗?我们的第一次作业是立下自己的目标,您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什么呢?完成了吗?
明确了学习目标,我们又多了另外一重身份——学生。开启了我们的专业学习之旅,山一程,水一程,我们并肩前行,走到了结业典礼。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达到我们当时每个人立下的目标,除了需要完成我们英语研课的8次课程作业以及一次过关作业之外,我们还有在钉钉群的每日打卡,各位老师们,关于打卡您又跟上吗?
其实我也和大家一样,打卡记录也是在断断续续的进行着,翻看了一下钉钉群中贾颖老师发的“每日有约,因格立思”,从2023年8月21日我开始了第一次打卡,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自己共计打卡75次。让我想起了开学典礼时唐艳老师说到自己三年四次课程中共计打卡455次,写下了80多万字。对比一下,按照这样的打卡计算的话,如果自己学习四次课程可能打卡次数最多也只有300多次,所以和优秀的人相比我们还是很有差距的。
其次就是公众号上,开业典礼时,公众号关注人数2000多,但是现在是8800多,这个真的是我没有想到的,更新公众号的时候看到关注人数的增加,也代表了我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所以这也在提醒我自己不能让关注自己的粉丝失望,我得努力学习,努力学习课标,跟着王老师以及各位老师一起学习,写出更多关于课标的收获,为公众号的粉丝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阅读内容,他们所关注的是新课标,那么我就要学好新课标。
最后,是这门课程带给我们每个老师共同的收获。让我的观念与实践发生了变化,我们学习这门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如何设计我们教学活动,如何进行逆向设计。我认为主要的是我们老师的认知要发生变化,观念影响行动,我们有了对教材的重新认识后,改变了我们的教学行为,重新将知识进行内化。
第二我想说的是学习这门课的过程,我是
怎么打卡的?
我打卡的内容皆是围绕每日打卡问题而进行,从书上找到问题的答案,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并结合教学中案例,写出自己的反思,反思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而不足正是我们需要去提升的地方。
如何做到坚持打卡,完成作业?贾颖老师说过我们打破完美情结,不是等到自己觉得有时间了再去阅读写作,毕竟一天中这样的时间并不多。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和微习惯。
因为学校延时课上孩子们都在写作业,所以我会利用延时课的时间看书写文字,进行打卡。
同行的力量
我们可以把英雄成长的旅途当成自己人生道路的一面镜子,让它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看清我们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历程,以及帮助我们树立信心。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个个困难的时候,能否让自己跨越过去,使自己蜕变 ,这特别重要。因为我们也可以是自己生活里的英雄。
在我们学习《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我想很多老师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想法,这本书太厚,太专业,太难读。书上的每个字我们都认识,但是真正用自己话去阐释不知道如何阐释,也不知道如何结合案例进行,这个也是许多老师面对打卡问题不知道说什么的原因。那我说一下我是如何学习这本书的吧。暑假快开学时,我加入了唐艳老师组织英语晨读,是每天早上六点,我们最初共读的书目是新课标,新课标结束后就是这本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每个老师都有相应的领读任务,并探讨问题,其实说是探讨,更多的是唐老师给我们解读。很感谢唐老师的引领,让我陆陆续续的学完了这本专业书籍,对于里面的一些概念,可以结合案例进行理解。然后我将这些案例写在了每天的打卡中,而这也是支撑我坚持下来的一个力量。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惰性产生,找到一个或者两个小伙伴,一起学习进步可以更好的促进自己的学习。很高兴在这次研课的旅程中自己找到了这样的伙伴。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会问李晓老师和张朝珠老师完成了没有,他们俩说也还没完成,我说最近好忙啊,事情真多,想要放弃,李晓老师说我们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坚持一下,我准备周末写。看到李晓老师这样说,我想那我也完成这次作业吧,每次作业完成后我会发给朝珠老师,她会帮我看一下,给我指出哪里需要改正,在下一次完成时我会进行完善。就这样,在他们的陪伴下我写完了8次作业。所以也借这里感谢他们。
承担即成长
郝晓东老师在《未来教师》这本书中说“不是优秀了才开始做,而是通过做才变得优秀。不是总想着等强大了再承担更重要的事,而是通过承担有难度的事驱使你变得强大。”
自己在这次的课程中担任了五年级组长,以及点评义工。最初我不知道英语研课应该如何点评学友们的打卡,通过询问滕卫老师,以及模仿其他点评老师,我开始学习如何去提炼老师们的打卡内容,如何进行总结,发现打卡老师们的精彩之处。
在本次过程中有幸得到课程组的肯定进行了两次作业分享,也正是因为分享,所以自己完成作业时更要思考如何让作业更完美。遗憾的是,自己对于承担即成长还是没有做到位。贾颖老师两次邀请我进行作业点评,因为自己专业能力有限,害怕点评不到位所以婉拒,而我也在这里建议各位老师们,如果想让自己的理论学习得到更加精准的提升,我们英语研课中的作业点评一定一定要参与,那个是最锻炼你的专业能力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那么一个时刻,对自己面前的困境产生了深深的无力感,渴望改变,渴望突破。有了愿望,还远远不够,只有像那只犟龟一样上路,不接受劝告与安慰,不听信猜测与谎言,只知道一步一步地向前爬,才有实现愿望的可能。当你不停地前行,即使实现不了这个愿望,你也会在某一个时刻蓦然发现,另一个属于自己的更隆重的庆典却意外地开始了。请记住,只要上路,总会遇到庆典。
最后,感谢王老师的一路引领,感谢各位小伙伴的一路陪伴,期待2024我们的再一次相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