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前几天扶贫迎接上级检查,全县吃公粮的,有帮扶对象户的都要到对象户那里开展走访,检查资料签字聊天提高满意度。
记得一天我刚好走访完自己的几两户贫困户,回家后被一个当老师的表妹拉过去陪她走访。吃过晚饭后天也很黑,开着车到她的扶贫村里走访他的几个对象户。
边走边聊边问他,但对象户都姓什么,其中有一户姓汪。我马上就问他姓汪,那你有没有跟他搬亲戚,因为我们有一个婶婶就是这个村的,也姓汪很可能是亲戚呀。当老师的表妹很惊讶的看着我说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事情。
然后我也很惊讶的看着他,这么久了竟然不知道怎样与老百姓交流吗?!无外乎攀亲戚、攀熟人、攀老乡,多聊天多扯淡。
走访到那姓汪的那户后,先是从他读小学的小孩开始寻找话题,相互吹牛扯淡,问他们关心的话题…先是熟悉了一点点之后,就询问他是否是姓汪婶子的亲戚?没想到一下子就接上头了,原来他正是我婶子的堂弟。这样一下子盘上亲切的,最重要的满意度基本上也就解决了。
我的这个表妹与他的这个帮扶对象接触差不多一年了,而我才与帮扶对象接触一次就攀上了亲戚。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其实这都是有技巧有说法的——
1.寻找共同点。这是一个大学问,学会这个基本上也就会无往而不利了。
穿着像老百姓,曾经看过一个先进事迹报道,一位在英国名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读书时都是西装革履的,后来回国后自愿到农村扶贫,为了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他马上就变成褂子迷彩裤,解放鞋了,很快就得到群众的认可。要想与他们打成一片,首先必须像他们。
攀亲戚攀熟人,这其实都在攀共同点,共同的亲戚,共同的熟人,共同的背景等等…我与你之间有了共同之处,潜意识中立场站位也就在一块儿了,对于自己的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嘛!
此外还有许多攀共同点的地方,同样的家庭结构,同样有小孩,同样有父母,同样买了一件东西,同样做菜,同样养宠物,同样搞养殖,等等等等,只要你有心,总会找到共同之处,这样话题也就有了。
2-加强沟通,学会倾听。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多聊天,这里面的技巧就是寻找他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引导他说话就行。有一一位干部肯听群众说话发牢骚,即使有时候你解决不了他们的困难,但他也觉得你能够理解他们……当然了,在谈话之中,你要有较强的立场,在谈话中做思想工作…正确面对一些困难,和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蜚语……解决实际困难,尤其是他们对于政策不理解或者对某些福利待遇有疑问的时候,要积极帮助与其他部门沟通了解,然后做好解释反馈工作,让他们接受最真实最正确的信息,而不是漫天的流言蜚语。
3-有一门技巧你可以帮到他们。无论这个技巧是什么,电工、水工、农业技术、开车技术、指导小孩作业等等…做一个对群众有用的人!
今天先到这里与大家分享这几天小感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