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病人0426
2020-4-26
大多数人,认为死亡很可怕,无论是动物还是人;
但是我经常会说,死亡是生的一部分,没什么可怕的,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三代人,因为动物的死亡,父母的分开,出现潜意识的症状,延续下来,传递下来,可怕的延续,可怕的传递;
这种潜意识里延续症状,才是真的可怕;
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与宠物的依恋关系是带有传递性和延续性;
孩子长大了,可能自己都意识不到。
最近学习一篇文章
猫女:家里的宠物死去后,她每年都有两个月会变成猫——真是脸叔苍衣社
文中讲了,索引病人,非常专业,摘录学习之;感谢!
索引病人——一个家庭里被指认的病人,而非真正的病人,他的作用是承担家庭的症状,由他身上呈现。
真正的病人可能是指认他的人,因为真病人没有自觉,不知道或不承认自觉,不知道或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病症便只能引渡到索引病人身上被呈现出来。
索引病人的症状,是服务于这个家庭的,用于维系这个家庭固有的生活模式。
文中女儿茉莉是姜木离女士家的索引病人;
真正有问题的是,外公和她的妈妈——姜女士;
学到了,创伤应激障碍对孩子的影响,大人在自觉不自觉中,伤害了孩子。
人们养动物猫、狗、鸟等,它们死亡后,不但要清理它们的遗体,还要理清动物死亡以后,那种心理创伤,应该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
想起十多年前,我们精神心理科室有一个病人,年轻男性,就经常会半夜三更会装狗叫,孔孔孔,而且,越是注意他,越是叫他不用叫,他就越叫。
他在高中时就起病,还能考上大学,大学里,集体宿舍,影响别人休息,他也就上不了。
当时,我作为主管医生,太忙了,没有深究心理因素、家庭系统问题、有无养狗等动物问题;
记得当时科室的三级查房,定下诊断,抽动秽语综合征;他经过环境的转变,休学,减少学习压力,和同学的人际关系的压力;少剂量的抗抽动症的药物治疗;
住院期间狗叫声减少;出院后,我的上级医生门诊随诊;
看了这篇文章写的猫叫声,我又想起他,不知不觉中,十多年过去了,他现在如何?牵挂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