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桀

作者: 迷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6-06-01 10:46 被阅读0次

2016年4月5日。

一直对五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五毛,五块,第五名,还有五年。那次,你出现在我的梦里,寒风瑟瑟中你的眼神有些黯淡绝望。我才意识到,原来,你离开我们,已经有五年了。所以当时就下决心要写一篇文章来缅怀一下曾经的你和那些懵懵懂懂、对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的时光。清明节细雨蒙蒙,让大街变得安静却把人心撩拨的蠢蠢欲动,想回忆一下过去种种。忽然,我就想到了你。

四月因为清明节的存在,风雨中除了泥土的香味之外更多了一丝丝回忆的味道。我翻遍所有的说说、日志、日记本,想从这些零零散散的文字里找到一点关于你的痕迹,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一星半点有关你的字眼。

回忆需要一个专门的场合,很长的时间以及保证不会难过到死的决心和毅力。就这样,因为遗憾而产生的回忆像一把大手把我拉回了那段回不去的往日时光······

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可是痴缠的江南烟雨打碎了傲然的满树玉瓣。可是这乍暖还寒的下午,暮色笼罩着充满玄机的天空,阴沉沉毫无一点生机,像极了你离开的那天。

那个冬天,豫东平原的寒风似乎比往年更加凛冽了,可是对你来讲似乎没有什么所谓了,从暑假开始你就卧病在床,每天读着你心爱的佛经来支撑风雨飘摇的生命。我回到家,妈妈跟我讲你的脸色似乎更难看了,坚持吃素很多年的你突然好说想要吃牛肉,种种反常的迹象让妈妈很担心,匆匆忙忙的就又去了隔壁你家。不一会儿,我听到了她的哭声。

没错,你走了,没带走一片云彩,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我呆呆的站在你房间的门口,仿佛被水泥固定了一样,怔住了。

小时候爸爸妈妈常年不在家,于是你家成了我童年记忆最多的地方。印象中那个时候的你总是面色蜡黄,眼眉低垂,你总是喜欢一个人总在院子里牵牛花的架子下,看着我们这一批孩子们嬉笑打闹,有时候我们会在你身边跑来跑去,做着重复而单调的游戏,有时候我会偷偷的捡起一片掉在地上的花瓣放在你的头发上,然后说老太你好漂亮啊,你从来没有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没大没小的冒犯而生气过。相比刻板的妈妈,严厉的爸爸,我自然而然也就跟你更加亲近了,我也曾信誓旦旦的跟妈妈说:“我要做我老太家的闺女!”然后夺门而出跑到你家和你数落妈妈的种种不是。

再后来就是你日渐憔悴的面庞,越发瘦小佝偻身躯已经永远定格在黑白相框里的那张晚霞般的笑脸。

原谅我那个时候的没心没肺,回想不起那些你留在我荒唐可笑的童年时光你的所有印记。现在我已长成了落落的大人,不再是当年那个让你操心的小屁孩,也经历了一些事情需要你的教导和帮助啊,可是你在哪里呢?

您在豫东平原北风呼啸的时节离开,就再也没有回来。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或者有时也稍微回回头,我的世界少不了你给的温柔。

“大学我到了南方,离开了父母的庇佑和关怀,在扬州这个四季变幻莫测的城市安身立命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爱我所爱的的人。离开家的时候我没有太多伤感,反而多了一些近乎绝情的坦然;与人相处虽然寡言少语但是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望而却步;心中常有不愿诉说的难过脸上却也始终云淡风轻;性格其实很急躁见不得啰啰嗦嗦,喜欢风风火火地办事······有人问过我也曾自己探究过这些优点缺点究竟来自何方,既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后来才发现,像你。

没错,我是那么像你,却又那么不像你。

多少恍惚的时候,仿佛就看见你在人海漂流。我一直努力地成为你那样的人,如水般包容,如莲般澄澈。不知道你现在地方离我多遥远,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是不是就能看得见。幸运的是,尽管是分离的世界但天空依然相连。

嘿,原来你在,从未离开。对了,我会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将你的照片摆在你身前心心念念的大海边,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你生命如水,又怎能少的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你说,念佛的人不许掉眼泪。

你信佛,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接触佛教只是为了免除灾祸,减轻痛苦。但后来对于你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麻醉剂了。

老太爷走的时候,爸爸他们哭得昏天黑地,让人心生怜悯之心。唯独你,在每个场合之下都是合掌念佛,双目微闭。当我问爸爸原因的时候他半敷衍半认真地回答我:“她内心一定也很难受,私下里不知道哭了多少遍。”可是当我同样的问题问你时,你的回答是:“念佛的人不许掉眼泪。”

时光会飞逝,会带给我们白发、皱纹,肚腩,也会带走很多甚至是我们的生命,但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

你离开后的日子,我碰到过很多人,他们有的让我尴尬,有的让我怒气冲冲;经历了很多绝望和难过的事情和时候;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也体会到过从未有过的感伤和迷惘。但我始终没忘记你说过的:念佛的人不许掉眼泪。因此,不管在风雨如晦中呛声大喊有多难,不论在普通日子里活出光彩有多难,不管在纷繁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在的心性有多难,我都会选择强颜欢笑、不痛不痒的坚持下去。

现在的我不再怨恨当初看到你忍受病痛折磨时却只能无能为力袖手旁观的那份残酷;也接受了在没有你指点的尘缘里起起伏伏,一身憔悴最后把一切花开花落融入烟雨中的那份无奈;也接受了看不到当你老了以后的双鬓斑白,步履蹒跚和回忆青春时的那份自在与荣光。谁的人生不是如此:知事,定性,追梦,历劫,遇人,择城,静心,认命,最后都难免离别。就算这样,不管在哪个世界,我都希望你的生活能像贝加尔湖畔那般清澈。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

这经年的心事,无尽的冥想,木讷的回首,倒也让这清明时节平添几分回肠荡气的神韵。有谁说只有佳节才会倍思亲。

相关文章

  • 清明.桀

    2016年4月5日。 一直对五这个数字情有独钟,五毛,五块,第五名,还有五年。那次,你出现在我的梦里,寒风瑟瑟中你...

  • “便是如此,这锦旗我也当举起来!” 九街早已不复往日繁华,这上头的天空也是被鲜血染红了,那人看到此情此景想必是开心...

  • 敢与不敢

    桀 不敢吠尧 但桀之犬 敢

  • 乔棂传说 第十章  再见,桀路

    第九章 现身 桀风离开了灵堂,墨华将桀路一只胳膊搭在自己肩上,一路踉跄着回到桀路的卧室。 墨华脱下桀路的长袍...

  • 龙逢之死

    夏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因为桀的暴政,还在于桀不能知人善任。 龙逢是桀的大臣,品德高尚,才能卓著,但是却不能得到桀的重用...

  • 桀徒

    酒谱英豪泪章, 血洒古今战场, 唯我至尊上将, 徒手空敬云长 披战袍,佩长枪 酒亮胆,血轻狂 孤单一人入中堂 直取...

  • 懒汉桀

    今年国庆节期间 我回家偶遇桀 我俩是发小 十多年未见面了 我离开家乡去广东后 一直没有见过桀 只是偶尔听到人们说起...

  • 桀简介

    夏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发之子,都斟鄩(今河南洛阳)人,夏朝最后一位...

  • 上官桀

    汉朝的上官桀担任未央厩令时,汉武帝曾经在一次生病痊愈后视察马的情况,看到很多马都瘦了,大怒说:“厩令以为我再也看不...

  • 第二十四章 凶险密林

    林子深处,鸟雀惊飞,不知是猛兽出没或是盗匪劫财,不管怎样桀俊都要从这条路过去的。 “桀少侠……桀少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dh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