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岁月,但乱世出英雄、多豪杰。英雄豪杰之间故事多,有时候需要智慧,有时候更需要高情商……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三国演义》的故事与人物,一起来分析一下智商与情商的关系。
智商≈情商(诸葛亮智商、情商都高)
 诸葛亮
诸葛亮
一般说《三国演义》最智慧的人,大多数人会想到诸葛亮,诸葛亮可以说是智慧的化身,几乎没有争议。
那么诸葛亮的情商怎么样呢?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诸葛亮情商低,所以他的老婆送给他一把扇子,用来遮住自己的面部表情,让别人没法通过面部看穿他的内心。但是我个人觉得诸葛亮的情商还是很高的。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很是看中卧龙先生,但是关张在当时却对诸葛亮很是有意见,但是诸葛亮忍辱负重,用战绩征服了刚愎自用的关羽及心高气傲的张飞,还在华容道卖了个天大的人情给关羽。
如果没有高情商,诸葛亮不可能舌战群儒而面不改色心不跳,终促成蜀吴联合抗曹“赤壁之战”的辉煌;如果没有高情商,诸葛亮不可能三气周瑜稳占荆襄之地,更不可能气死周瑜之后还去吊孝;如果没有高情商,诸葛亮也不可能在与魏国对阵的时候,骂死司马懿当时都比较敬重的司徒王朗。
综上可见诸葛亮是一个高情商的人,诸葛亮的高智商更不必多说。诸葛亮能够成就刘备的伟业,终成一代名相是跟他的高情商、高智商分不开的。
智商>情商(魏延智商高、情商低)
 魏延
魏延
魏延无论是从计谋还是从武艺上来讲,绝对是可以成为将帅之才的,尤其在蜀国五虎将都相继离世之后,他更是成了仅次于诸葛亮的二号人物。只可惜智商超群的魏延情商不足。
魏延刚向刘备投降的时候,诸葛亮就像斩了他,就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说明诸葛亮不喜欢魏延。而魏延又常常对诸葛亮的决策提出反对意见,诸葛亮一直对他有看法。但是魏延还老爱出风头,在五丈原诸葛亮续命的时候,魏延的闯入让诸葛亮续命失败,所以诸葛亮对他已经忍到了极点。而且诸葛亮更看好自己一手栽培的姜维,所以诸葛亮临死前留下了一计斩杀了不懂世故又不可一世的魏延。
智商<情商(司马懿智商高、情商相对更高)
 司马懿
司马懿
说到司马懿,绝对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只可惜他的智慧总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是他的情商却绝对不逊色于诸葛亮。
自从司马懿跟诸葛亮交过几次手,吃过几次亏之后,他就开始不再跟诸葛亮交手,开始跟远道而来北伐的诸葛亮打起了持久战。司马懿自己明白真正打起来,他绝对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是诸葛亮兵马劳顿、粮草不济,所以他想把诸葛亮拖死。
诸葛亮虽技高一筹,面对司马懿的铁桶阵却是无计可施。诸葛亮急于求战,送了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羞辱他连女人都不如,可是司马懿还是忍了,最后让诸葛亮殒命五丈原,这难道不就是传说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智商≈情商(蒋干智商、情商相对其他将帅就很低了)
 蒋干
蒋干
蒋干其人颇有才学,可是更多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个理论家,如同马谡“纸上谈兵”。赤壁之战前夕,蒋干主动请缨想去劝降周瑜,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也高估了他在周瑜心中的位置。周瑜将计就计,群英会上把蒋干耍的一愣一愣的,蒋干还自作聪明,拿到了周瑜伪造的与蔡瑁、张允之间的通信,没有说服周瑜,反而害了魏国水军都督蔡张二人的性命。
当曹操知道中计之后,却不愿意当众承认,但心里肯定是有怨于蒋干。曹操所带北方之兵不习水战,又失去了水军都督蔡张二人性命,更是没有把握取胜。蒋干再次请愿前往东吴,结果又被周瑜将计就计,让设计庞统与蒋干偶遇。蒋干把庞统引荐给了曹操,庞统巧妙的推荐曹操用铁链把船只连接了起来,为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蒋干其人对于蜀吴赤壁之战的胜利,可谓功不可没,更给好看的三国大戏平添了许多笑料。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剧。通过上面四个人物的事迹,我们不难看出人这一辈子的成败,不能说智商比情商重要,也不能说情商比智商重要。智商与情商在人的工作生活中有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在人类的漫漫长河中都只是沧海之一粟,微不足道,但是只有积累智慧而又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能纵横捭阖、乘风破浪
思考:我个人常常感觉自己是一个“智商>情商”的人。那么你感觉你是哪一类人呢?又该如何去弥补自己的不足?
注:
本文故事及人物参考《三国演义》,不去研究故事人物是否属实,主要借事说理,请勿较真;情商与智商的对比也是相对的,有不同见解,请勿较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