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计划上午去军嶂山徒步,一场许久未落的雨,让我们延迟至中午,雨停之后才开始。
军嶂山徒步有多条线路,我选择了A线,单行线,全程17公里,每公里都有红色方块的指示,起点是0公里,在宝界山森林公园内。
车至宝界山森林公园停车场,遇见几个女驴友,她们在雨中徒步,刚刚回来,浑身湿透,鞋上多有泥巴。问她路可滑,她说还行,不怎么滑,现在上山没问题。我像吃了颗定心丸,跟豆爸带上登山杖,背上吃的喝的,开始徒步。
园中有指示牌,很快就找到了0公里处。开始徒步,我们心里没底,因为没有走过这条路。我是某书上看到之后,选择来此徒步,以前也听别的部门同事走过,如果真不晓得怎么走,还可以问路上徒步的人。可上午的一场雨,挡住了徒步者的脚步,除了刚才遇见的几人,还有不管不顾的我俩。
古道,是以前的人走的小道或山路。多数时候不陡,跟走平地小土路差不多。因有徒步爱好者,故而也成了一条徒步线路。路边有指示,哪条线路经过的地方,指示牌都会标出。我们跟着指示牌走,路面因下了雨,树叶与土亲密结合,不滑不灰,踩上虽松软但没有泥泞,倒挺舒服的。豆爸说这路太轻松了吧。这只是开始,他才会这么说。
在林间小路上走了一段,看到了写着1公里的红色正方体,这多少给了我们前行的信心,也勾起了我打卡的兴致。之后每遇数字红色正方体,都拍照,不过缺了个“8和12”公里,它们是如何被错过,无从知晓。古道上隔一段就有垃圾桶,垃圾桶上也是有编号的,看着编号数字增大,证明我们的路走的是对的。
古道不全是在林间,会从这个山到那座山,路时而往上走,时而往下走,会穿过大马路,会穿越村庄,会经过水库,会走进生态园等,亦是这不同的道路,才多了徒步的乐趣,还有不确定性。
在林间小道,指示牌清晰,可到了大马路,我们总会迷路。在过了三公里之后的一个岔路口,一条往上,一条往下,却不见指示牌,在原地转了两圈,选择下山,因为这条路边上的树枝上,有徒步者绑的丝带。到底便是大马路,走到对面,有驿站,有指示牌,继续前行是无疑了。
陆续看到4和5的公里数,5公里在大浮村。大浮村有名的是醉李,此时的李树上挂满了果子,有青有紫;还有杨梅,杨梅树都很粗壮,有的树搭了脚手,豆爸说是为了方便采摘。也是在大浮村,我为了确认线路,一边看手机一边走路,崴了脚。第一个反应,才走了三分之一不到,就要放弃了吗?有些不甘。停下来,揉一揉脚,还好,没那么疼了,应该无碍。
走过大浮村,到了幸福水库。在这里耗费了半个多小时,多走了两三公里路。因为施工造景点,指示牌被扔在了路边草地里。我们沿着大路走,越走越不对劲,后豆爸导航,我看某书网友细述,返回到指示牌处,在施工处走古道,才正确。
最难的一段路是去往龙寺生态园,全程在爬山,都是石头或泥路。路遇几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从龙寺过来,精神矍铄的在这下山。我若是这个年纪也能爬山就好了。下至生态园,又迷路了。导航不清晰,问路也不确定,看网友攻略,比对图片景点,费了些时间,终于看到了13公里,找到了出路。后面的四公里,路较为平坦,豆爸直接小跑起来,我只能跟上,很快就到了终点。不爱拍照的我,也要在此留念。第一次发朋友圈视频,只因照片太多,我仍想纪念这雨后徒步军嶂山,耗时五小时,走了17公里。
因是单行线,到终点之后,我们打车回到宝界山森林公园停车场,开车回家,结束了这次雨后徒步之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