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要办XX节,我奉命搞了两个项目参加,结局迥异,我禁不住感叹造化弄人。
第一个项目,做高楼逃生布袋模型。单位领导很支持,并且亲自参与,提供器材。连我那年过70的老母亲也提供了大力支持, 晚上在灯下带着老花镜瞪大眼睛踩着缝纫机,缝布袋。我下的劲儿自不用说。必须得拿个好名次!到比赛现场一看,信心满满,除了有一个好像能比我们的强一点,其他都不是对手。可是比赛开始后,学生把代表人的鸡蛋从上往这布袋里一丢,它很快就刺溜溜滑下来了,三秒钟不到,要是真的逃生布袋做成这样,估计人都要摔残疾了。我们费尽心思安装的震动装置高大上,吸人眼球,实际可能起了反作用。当时我羞愧得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事先试验时,这″鸡蛋人″还能在里面慢慢滑行十几秒呢!这凝聚着我们那么多人心血和希望的家伙咋就这么不争气爱捉弄人呢!
到另一个项目激光打靶比赛时,一看另外两组选手的装备,我心就凉了,咱的太寒碜!人家的激光笔和三棱镜都有高大上的架子,我们的简直就是玩地摊,穷人和富翁晒宝。激光笔偏偏又出了点儿问题,学生说,激光笔开关按键失灵,手一松就灭。我马上打电话找另一个在现场的同事,他忙过不来。我急中生智,仓促之中用布带把它勒紧终于把开关修复。比赛开始,我的学生第一个操作,他俩总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激光打靶,时间长就长点儿吧,没丢大人。谁知,另外那两组没不如我们,一组超出规定时间,一组最终也没用激光打住靶。
这一小时之内,我经历了悲喜两重天!
你付出最多看似最有希望的,竟然惨败; 看似最没有希望的,最终却成功了。
是造化捉弄人吗?
能从中悟出什么样的智慧?
是应该保持平常心吗?看似最有希望的,狂喜之中,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以失败收场。就像我做的逃生布袋模型,自以为做的很好,但让学生参与的很少,她操作得自然不好,我试验的时候用的是大鸡蛋,滑行的很慢,而她参赛时投下的却是小鸡蛋。保持信心和希望,自然是应该的,但不狂喜: 一定会怎么样,才能考虑的更全面,笑到最后。
看似最没希望的,可能是我们忽视了自己的优点,放大了别人的优点,如不放弃的坚持下去,也有可能逆袭,成为最终的赢家。我们那个激光打靶项目,我后来才明白,那两个学生实际下了很大功夫,他们每天中午都去操练,并且每次还记下完成的时间,对比改进,所以他们把简单的设备操作得很熟练,对手的设备虽然高大上,但操作得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