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一个新班,我从没想过立刻记住所有孩子的名字并迅速认识他们有多重要,但是这两年却为半个学期还不能认熟所有学生甚至有些孩子总是人与名对应不上而心慌。大概年轻时脑子好使且在家乡教学,孩子自然认得快,如今早已离开家乡且年过半百记忆思维等各方面都在下降的缘故吧。
昨天开始读米国玛丽莲.L.佩奇的《让学生都爱听你讲》一书,第一章就提到了解和使用学生的名字是课堂管理的有效工具,特别是在新学期伊始。作者这样描述它的重要性:
这一点是否能成为课堂管理的有效工具,就要看教师能否在学生新学期开学伊始就很快地记住学生的姓名,能否在一开始和整个学年中都能快速、自如、频繁地使用这些姓名。同时,对于建构积极的课堂环境而言,学生能够像教师一样很快地了解和使用彼此的姓名也同等重要。如果一个学生感到自己就像是被隐性埋名了一样,或者与教师及其他同学没有什么联系,他就很容易出现随意的不良行为,如果一个学生感到自己与教师及其他同学有关联,他扰乱课堂的几率就会小得多。
作者还强调“不管是新任小学教师还是资深小学教师,都没有理由不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去了解了使用学生的名字。在第一天结束时,能够毫不费力地把每一个姓名和每一张脸对上号,并且在这一天当中与每一个学生有目光接触时,能够用他们的姓名与他们进行多次的交流互动。在入学的第一天,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她还说“这也许是你在开学第一天每个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唯一的事情。但它非常值得你为之付出努力。……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前不要去考虑课程的事,因为对于你的课堂环境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效而,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基础。”她继续指出,如果不能很快记住并使用他们的名字,你就可能向他们传递了他们对你来说并不重要的信息。
怎么能很快地记住学生的姓名呢?在这第一章里,作者介绍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觉得都特别好。在这里,我特别注意到了让学生用姓名标签这个方式,不过作者说的是用标签做成台签放课桌上,而我由此想到的是教育行走时,我们把姓名标签贴在胸前。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张文质老师他们是熟谙这一教育原理的。
读本书的第一章,就从熟悉到不在乎的教育环节中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教育味道。此后,自然是要重视快速认识学生并叫出他们姓名这一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