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卑以自牧
文/老鹰
中午,浙江万里学院兼职教授、我的老师陈华荣先生又开展了“国学一分钟”的社会实践活动课。
在家庭教育中,陈老师竟以“卑以自牧”之国学典故,引述出一些家教误区,并剖析及阐述观点。特摘抄经典名句如下:
(一)
我们如今的家教,与动物界残酷的环境截然相反,不仅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而且有不少家长对孩子达到了''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可怕程度。
这样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少年必定是一一
说话娘娘腔,
化成娘娘妆,
长成娘娘样,
人称娘娘炮!。
这样的孩子,一有压力,就受不了。
这样的孩子,一遇曲折,就想不通。
这样的孩子,一受委曲,如遭地陷。
这样的孩子,一来困厄,犹遇天嘣!
这样的孩子,出走成为他惯用手法。
这样的孩子,服毒成了他家常便饭。
这样的孩子,投河成为他威胁父母的强项。
这样的孩子,跳楼成了他要挟双亲的王牌。
因而,我国的青少年,近年来自杀数年平均逾10万!
他自己走了也罢,但他却用这种决绝的方式开出一张对生育父母的最大罚单。
他自个去了也罢,但他的父母却需用整个余生去医治那无法医治的失独之伤。
这是孩子的不幸!
这是家长的不争!
这是家庭的悲哀!
这更是错误家教之殇!
( 二)
世界上有一种苦难比任何苦难都苦难,那就是父母从来就不让孩子遇到苦难。
父母的过度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
我们终于悟到:有风雨的日子,才是世间真实的日子;有坎坷的人生,才是必须直面的人生。
温室里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经不起自然界风吹雨打的。
呵护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是经不起大社会暴风骤雨的。
家教最大的不幸,就是父母受尽艰辛,只将金钱作为孩子的馈赠。
家教最大的荣幸,是让孩子尽量享有放养体验。
家传最大的财富,是让孩子能有机会卑以自牧。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家教小启示:孩子小时候除了给他吃饭之外,父母还得让他常吃两样东西?
一是吃苦,二是吃亏。
多吃苦,可让孩子磨砺心志。
多吃亏,可让孩子历经磨难。
不吃苦,就难有沉着处事的耐性。
不吃亏,就难有化险为夷的刚性。
多吃苦,可让孩子逐渐百炼成钢。
多吃亏,可让孩子看透人生冷暖。
多吃苦之后,遭遇困厄他必付之一笑。
多吃亏之后,世态炎凉他会镇定自若。
吃苦、吃亏,叫做''卑'';自立、自强,叫''自牧''。
这就是''卑以自牧''的人生真谛。
(笔记摘于国学一分钟2019年5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