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23日,星期三,2022年的第54天,距2023年还剩311天。
以阅读的书摘加深对断舍离的理解,将知识的输入带到生活的践行中去。
1.断舍离讲求的是内部的自觉自省的意识,而不是外部打着“正论”旗号的训诫。因为,真正的“正确答案”本来就在自己心里。
2.当自己尝试实践“断舍离”后,要大力地犒劳自己、奖赏自己。有意识地去除自责的情绪,坦然地倾听内心的声音——“原来真的不能像从前一样”、“我想改变”等这些声音会渐渐地转换为一种内驱力,让我们自觉地将实践进行下去。良性循环会让断舍离的实践进展得更快、更深入。
3.断舍离注重的不是物品,而是空间。断舍离注重“空间”,即以空间为主体核心的思维方式—— 空间轴。
4.断舍离就是“生活的新陈代谢”,将生活用品的量锁定到适当程度,同时在适当时点,更换这些生活用品,这才是生活的理想状态,也是生活原本的自然状态。
5.以物品为思考基准的“物质轴”,则是从“还能使用”这个角度考虑问题的,遮蔽了“放手不需要之物”的正当性。也许,物质本身就带着某种看不见的“黏着剂”。
6.“无法放手”的人有三类: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往型、忧虑未来型。这三种类型的人共通的一点就是“对时间的意识比较淡薄”。
7.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感,当我们时常遇到时间感的平衡被打破的情况,此时我们的内部时间轴就会出现某种错位和偏差。
8.断舍离,不是要求人们随意地“弃”,而是把“舍”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舍”即为“出”。
9.在进行取舍时,我们应该挑选出有质量的东西,将物品压缩到能够建立和保持一定社会关系性的量即可,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健康美丽的空间,才能从最本真的意义上珍惜事物、热爱生活,并不是随意地、不走心地囤东西,扔东西。
今天觉察到的需要断舍离的人事物,为此又付出了哪些行动?
1.专注一件事时,切断所有干扰源。
今天主要时间放在校史编写的资料整理上,给自己定了last day,必需把它放在紧急且重要的位置上。担心会受到各类琐事的侵扰,这次关掉了电脑上的微信,打开了番茄钟,专注在一件事上,过程虽然偶尔分神,但效率提高了很多。
2.觉察到对回家的恐惧,有种断不掉的难过。
明天就要出隔离了,害怕回到我姐买的房子里,里面的物品大多都是她留下的,还有很多尘封不动的物件,这些都能让我联想到过去不好的回忆。这都不是我所喜欢的,想丢却丢不掉,想逃却逃不了,陷入了深深的懊悔和自责中。
仔细想,这么多年自己住的房子都是缺少阳光的,阴暗潮湿的,整个人很容易就处在忧郁、阴沉的环境里而不自知,无奈自己没有能力搬去敞亮,阳光充足的房子里。
我想,这就是我必须努力奋斗的意义,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独立,过上自己说了算的生活,住在自己喜欢的空间里,用自己喜欢的物品。
为了这一点,我必须摈弃杂念,全力以赴地做自己热爱的事,不要有任何迟疑,不要有任何顾虑,只管去做,只管去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