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谁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谁能进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话,向我们做家长的强调,要教育好自己孩子,要先进行自我教育。我们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自己都不懂,又怎么教育好孩子呢?
1.父母要懂得自我教育,担起家庭教育责任
可能有家长会想,教育是学校的事,该教的老师都会教给孩子,做家长只需负责他们的吃穿问题。如果你是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教育从来都是学校、社会、家庭、孩子共同承担责任的,而且要共同发力。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养育出优秀的孩子。
我们与其要求老师多负责,希望老师多优秀,或者抱怨老师的不负责,挑剔老师身上的小毛病,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努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成天抱着手机打游戏,爱刷抖音、刷快手的家长,难以教育出爱读书,不玩手机的孩子;每日得空一心想着“三缺一,不能缺席”的家长,也很难教育出211、985的高材生;得空就在朋友圈晒吃晒喝晒穿的家长,孩子在学校的追求,大概率会更趋于与同学比吃比穿。
父母的自我教育,就是要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毕竟,改变别人是最困难的事,改变自己才是较容易的。
父母的坏习惯,不良嗜好,不良作风,将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像影子一样跟随其一生;父母的好习惯,正派作风,一些雅好,也会成就孩子的一生。
2.身教重于言教,做以身作则的好父母
古今中外,哪个成功的教育者,不是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孩子?哪个有威信的教师,没有在学生面前树立了良好榜样?哪个拥有好习惯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会很弱?都没有。
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家长就要交正能量的朋友,读有益有趣的书籍。让阅读成为伴自己和孩子一生的习惯,让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助力自我成长。
一个下班就骑着电瓶车去打麻将的妈妈,养育了一个孩子,麻将上瘾时,接孩子都要请人接。一天,孩子说出一句话:“等我长大了,我也要买张电瓶车去打麻将!”
结果,几年前孩子说出的话,如今快要应验了,因为这个“长大要骑电瓶车打麻将”的孩子,已经进入了一个私立学校读高中,公立学校已经没有了她的容身之处。
可见,把迟来的爱给孩子,就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孩子长大了再教育,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唯有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站好岗,我们才不会误了孩子的前程。
3.放弃抱怨与不满,和孩子一同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若不成长,一方面抱怨着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一方面又讨厌着陪伴自己生的自己养的孩子,终日吃喝玩乐,我们怎么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若真正爱孩子,就要放下抱怨和不满,不贪图吃喝玩乐的一时之快,和孩子一同成长。
某孩子读幼儿园时,一次次被同床的小朋友把大腿小腿掐红掐肿,孩子每次都选择了宽容,还一笑而过,而母亲知道后要找家长、找老师讨回公道,孩子却让妈妈再给一次机会。
后来,当小朋友再一次掐她的大腿小腿时,这个被掐的叫黄思路的小朋友,终于还手,也狠狠地掐了对方一次。这让掐黄思路的孩子,总算懂得了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疼痛,也从此罢手了。
上网搜一搜,我们不难搜到,黄思路是一个多优秀的孩子。从中,也可以了解到其父母是怎么样和孩子共同成长,把她养育得那么出类拔萃。
自己被幼儿园小朋友掐腿,黄思路她没有马上还击,这不是懦弱,这是宽容,这是仁爱。所以黄思路走到哪都是朋友,这些朋友都很喜欢她。
当时家里经济不是很富裕,买的香蕉父母不舍得吃,结果黄思路带着一帮小朋友去家里,很快把香蕉一扫而空。父母提及此事,路路小朋友却显得很开心。
这种懂得分享的快乐,只会“拿”的孩子是无法体会到的。这种乐于分享的品质,不懂得奉献的父母,怎么教会孩子养成呢?
我们口口声声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若是朋友来了就把好吃的东西藏起来,非但学不会真正分享好东西,自己和孩子也成了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而人呀,无信不立。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成栋梁,可是如果我们都不做“真人”,行“真事”,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去做到呢?这难道不是强人所难了吗?
写在最后
总之,父母不成长,就容易忽略自身存在的问题,就看不到也拎不清孩子存在的不足,教育孩子路上就会走很多弯路。
即便教育中提倡“允许孩子试错”,可一直错下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和孩子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也终将成为一个无法挽回的大错误。
所以,家长要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成长,而成长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读书。读书可以让我们向家庭教育取得不凡成就的人学习,让自己和孩子走得更快、更远。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家长们,老师们,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孩子,敬请大家如霍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进行自我教育吧!我们的高度终将是孩子的起点,我们的辉煌终会迎来孩子灿烂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