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诗在民间——兼答简友松云 - 草稿

作者: 碧宇陶群 | 来源:发表于2018-06-08 07:50 被阅读1199次
好诗在民间——兼答简友松云 - 草稿

已经养成早起的习惯,五点半醒来,是一件很幸福,身心愉悦的事情。洗漱之后,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吸收园中花草吐出的芬芳,欣赏窗外鸟鸣。然后,喝一杯石斛茶,吃两二种西药,一种中药,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之后,就坐下来阅读简书。

看到与简友松云在简信的对话,心中很有感触。让我想到曾经经历过一些事情。

有一次,去六安市委宣传部,遇到在皖西报社工作过的领导,正好我手中有一本才出刊的《大别山诗刊》,因为熟悉,又因为都是媒体人,所以我就准备把手中的《大别山诗刊》赠送与他,结果他说:“我真读不懂新诗。”我一脸的愕然,正不知所措时,他接过了《大别山诗刊》,并补充道:“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原来他是谦虚,我如释重负。

一次到市文联开茶话会,会后一位离休的六安市委的老领导看见我时,对我说:“碧宇,你要认真把《大别山诗刊》办好,你看你办的《大别山诗刊》中有几首诗歌是一读就懂的?”我微笑着说道:“您老批评的是,我一定听您的话,您说《大别山诗刊》中哪首诗歌您读不懂,给我指出来,我好好反思。”正好我手中有一本《大别山诗刊》,他挑了一首,我给他一字一词一句分解读了一遍,从此,他对我另眼相看,再也没有对新诗发过读不懂的牢骚话,并且自己也写起了新诗,还到我办公室来请教,他的一首写母亲的诗被刊发在《大别山诗刊》封底的配图上。

还有一次在《皖西诗词楹联》开改稿会,一位号称六安文豪的大作家大诗人石破天惊地指着我说,你看你把《大别山诗刊》办成什么样子,发一些根本读不懂的外地的伪诗人们写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干什么?简直糟蹋了大别山三个字!”我看着他,很是无语,应都没应一下,就转身离开了。心里说:“如此的境界和气度,怎么能写好诗歌,怎么能写好文豪,怎么好意思号称六安文豪?这种人,必须当气!”,也因为这次,我辞去了《皖西诗词楹联》的副主编职务,他出版的诗集,我放在书架显眼的位置上,让其时刻警醒着自己,宁愿不写诗也不能制造诗歌垃圾。

今天,再读与松云的简信,他说:碧宇老师好!欣悉皖西家乡还有这样一本诗刊!看来写诗的读诗的爱诗的还真大有人在!向你们为文化事业的辛劳付出致以诚挚的敬意!我回复:当下文学艺术界,诗歌属于最繁荣昌盛的艺术门类。他回复:写诗的多,精品的少;新诗除少数名家外,很少有新的精品出现。很多人又把诗写得谁都看不懂而又自诩为好诗,新诗已走入变异的窘境。

显然,这是对新诗的一种成见,于是我给他回复,不知不觉写了千余字。现整理成简书,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好诗在民间——兼答简友松云 - 草稿

松云简友你好!你的观点我不太赞成,可能你不了解当下的诗歌,事实不是你说的样子,我一直认为好诗在民间,所谓的名家,也只有那么几首代表作被推广而已。诗歌是门不进则退的艺术,好诗就像璞玉,许多是被掩藏的,被埋没的,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开掘,即使被发现了也缺少正真的推广。不开掘,不推广,不被打造成精品,也是好事,不被打扰和惊扰,其实也是对好诗人的一种保护。不打造精品才能真正体现出诗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盛世来!

关于把诗写得谁都看不懂而又自诩为好诗,新诗已走入变异的窘境。这个观点我不赞同,诗歌是个精品艺术,不能像读小说,散文那样可以粗读,好的诗歌必须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慢慢品读和欣赏,读不懂的诗歌我认为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的确有少数人不好好写诗,故意装疯卖傻,故作高深,实则空虚作家,把诗歌写得怪诞,但是这样的写作者寥寥无几,也形成不了气候,面对这样的伪诗歌人,就像面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变态人一样,不必理会就是了,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同类人,我们不理会就行了。其实,我们可以同情,必定这样的人也是可怜人;

第二种就是写作者正在成长,刚刚从看山是山写作阶段提升到看山不是山的写作阶层,还没有把握这阶层的写作技巧,所以有写出了让人看读不懂的诗歌,但是这样的作品基本上都会留下明显的雕琢痕迹,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正常的现象,就像经历青春期一样,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第三种就是读者的问题。说读不懂的大概有这几类人。一,不是写诗的人;二,不了解新诗而写诗的人;三,刚刚接触新诗的人,四,是写古体诗人;五,写歌词的人;六、是写新格律诗的人,七,不深入了解中国诗歌发展现状的所谓的“诗歌批评家”们;八,是没有研读当代诗歌文本的诗歌写作者,九,是写了很多年的诗歌,也出版过个人著作但依旧不能提高诗歌写作和鉴赏水平的人诗歌写作者;十,缺少诗歌自信的诗歌写作者;十一,缺少独立判断能力,人云亦云的诗歌写作者和阅读者,十二,鉴赏能力有待提高的人。

诗也是要遇知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首好诗不能被欣赏和认可,甚至一些人,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根本不愿意读,或者根本读不出别人写的好诗来。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不奇怪。

因此,我只想说,我们在批评他人或者是看到他人的不足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自身也存在缺陷。当我们对某人某事有成见的时候,说明我们的格局还太小,不够包容和看的得开。

写诗的多,精品的少,这是很正常的事,能登上珠穆良马蜂的必定是少数人,能登上诗歌高峰的人也是少数,万人马拉松第一名的只有一个。诗歌也是一样。海子的诗歌不是他生前就家喻户晓的,杜甫的诗歌不是在唐朝成名,而是在宋朝被流传的,不急着出精品,才能出真正的精品。

隔行如隔山。作为做了十几年的大别山诗刊的主编,我不认为新诗已走入变异的窘境,而是认为,新诗正处在发展阶段,还在探索的路上,虽迷雾重重,但正山高水远,前途无限。


好诗在民间——兼答简友松云 - 草稿

相关文章

  • 好诗在民间——兼答简友松云 - 草稿

    已经养成早起的习惯,五点半醒来,是一件很幸福,身心愉悦的事情。洗漱之后,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吸收园中花草吐出的芬芳,...

  • 遣怀兼答简友润树兄

    羚羊挂角,了无痕迹; 飞鸿过境,未留爪泥。 悲欢喜乐,不过当时; 事过情迁,写一小诗。 故弘一法师曰:今唱清凉歌,...

  • 漫成兼答友

    漫成兼答友 作者:赵俊理 小村昔日米粮丰,惆怅无情草木风。 最忆三更催布谷,蟾光拖曳麦畦东。 注:三十年前农村先是...

  • 答简友

    寸屏无墙隔褒贬, 心香有瓣任去留。 小荷才露尖尖角, 老蜓早待款款嗅。 云卷云舒自闲看, 无浪无烟拥汀洲。 万古云...

  • 答简友

    有简友私信出版方向的问题,因为有共性,特公开发表,供简友们参考。 1.希望将来出版作品,现在应该怎么做 我:建议多...

  • 答简友

    忽然接到一个简书朋友,简书名叫wiSdom静水[https://www.jianshu.com/u/8708c3c...

  • 答简友

    阳光潋滟的池水 一泼儿向东,一泼儿向西 把冬青树,和花圃调制美味 暖玉碎屑缤纷 如一番话语,握手远处 你确信能看见...

  • 答简友

    有简友留言:人为什么要修行?都说儒释道是相通的,您对儒家道家体悟很深了,为何要修佛呢? 陶语回复: 首先申明一下,...

  • 梦游盘山答友

    梦游盘山答友 作者:赵俊理 未极孤峰径半通,云埋古刹北京东。 尘凡不解禅机话,怪石奇松悟色空。 注:盘山在天津。在...

  • 答简友问

    烟蒙蒙雨蒙蒙: 前辈,打扰您一下,我有个问题很困惑,想问问您,刚开始接触简书的时候,热情很高,现在写一篇文章都觉得...

网友评论

  • 黄岳松:更正:松云于20180810晚于青岛
  • 黄岳松:碧宇老师好:
    不常上网,才看到兼答简友松云整理稿的。之于诗歌创作及组织开展诗友的活动,您是认真的并投入极大热忱的,令人感佩!大别山是一座地理坐标,至少在皖西人的心目中,是诗意栖居的家园,精神的家园,文化的家园。对于一位离别故乡的人,一提到大别山,就像回到了故乡,仿佛看见了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体悟并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愁。一、大别山本身就有很多的历史,故事,风情,传说,民俗值得挖掘,潜力很大,但目前关于大别山的也包括诗歌的文艺性作品极少,更无精品;大别山在全国的知名度也没有到人们期待的高度。《大别山诗刊》更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二、关于诗歌的创作,我觉得不管水平的高低都应该包容并尊重,“笔法熟稚同献策,惟希众友茁新苗”。参与、学习、创作、交流的本身就是在繁荣和推动文艺的发展。三、应从围绕《大别山诗刋》的刊物为中心,做好活动、组织、研习等工作的策划和设计,进一步推进大别山及诗刋影响力。我也有一点比较成形的构想,有机会可交流。
    我也是看到了诗歌改稿会的消息后有感而发.随笔即兴为梦魂莹绕的大别山涂鸦拙诗二首附下,与广大大别山诗友共识,共学,共娱也!
    附:七律 大别山

    其一

    大别他山大别山,
    别有风情是人间。
    南岭山花北岭雪,
    长淮分流水急缓。
    绿树葱葱掩轩廊,
    红土灼灼记先贤。
    兰生黄芽翠眉香,
    梦里大别几回还?

    其二

    别有风光大别山,
    莽莽横跨鄂豫皖。
    白马四望天堂寨,
    岭龙入潭响洪甸。
    风住水湛鉴红日,
    雨过山青镶翠帘。
    南眺荆楚黄鹤舞,
    北望中原青骢欢。

    松云于20181010晚于青岛
    碧宇陶群:@松云 谢谢!
  • 云符:新诗到现在才百年,不同于古诗,发展探索之路仍然漫长
  • 开心点金石:👍👍👍
  • 欣然吐绿:欣赏拜读👏👏绿色诗歌,美丽而纯粹。为老师您爱诗的心,胸怀,气度点赞🌻🌻🌻🌹🌹🌹
    欣然吐绿:@安徽碧宇 喜欢欣赏绿色诗歌 ,清流🍂🍃🍃
    碧宇陶群:@欣然吐绿 谢谢!绿色诗歌也是在特殊诗歌语境中诞生的产物。欢迎批评
  • 莫知己:其实这些也各有各的看法,鲁迅骂郭沫若也应该多是看不惯他的文痞气息,可这也算不得是坏的部分,文学本来就是很灵活的东西,也不该一个人一个门类讲死理。我们讲文化生态,应该是多样化,只种一种树,只开一朵花也算不上生态,各自都有存在的道理,这算是一种平衡吧。
    碧宇陶群:@莫知己 是的我们应该允许所有存在的存在,祝好。
  • 碧宇陶群:真正的诗人,只会做好自己。用自己的光环去感染别人,提升自己。所有的埋怨,无非只是心底诗意不足而已。这三个诗人在我眼里都是混淆视听,底气不足而已心胸不够坦荡而已。
  • 南飞雨燕:意境与美感均让人体会到而且向往,它就是一首好诗。
    碧宇陶群:@南飞雨燕 你的文笔我欣赏,问好。
  • 走在路上的沉默:分析得很透彻,新诗本就还在不停探索的阶段,所有人去认同也不现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诗观,不管是写作者或是读者,都有其理解的不同方式,写诗是一种情感释放,而读诗更是一种境界🙂
    碧宇陶群:@走在路上的沉默 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作为诗人或者读者都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判断,切勿人云亦云。感谢!祝好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棒棒哒,晚安,好梦香甜,🌺🌺👍👍🌺🌺
    碧宇陶群:@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祝晚安!
  • 邹一帆:写诗的多,精品的少,这是很正常的事,能登上珠穆良马蜂的必定是少数人,能登上诗歌高峰的人也是少数,万人马拉松第一名的只有一个。诗歌也是一样。海子的诗歌不是他生前就家喻户晓的,杜甫的诗歌不是在唐朝成名,而是在宋朝被流传的,不急着出精品,才能出真正的精品。
    碧宇陶群:@赵筆毓 问好
  • 489f04359316:诗歌是门不进则退的艺术,好诗就像璞玉,许多是被掩藏的,被埋没的,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开掘,即使被发现了也缺少正真的推广。不开掘,不推广,不被打造成精品,也是好事,不被打扰和惊扰,其实也是对好诗人的一种保护。不打造精品才能真正体现出诗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盛世来!
    碧宇陶群:@陶依臻 安好
  • 人淡如菊_2cd1:新诗正处在发展阶段,还在探索的路上,虽迷雾重重,但正山高水远,前途无限。
    此文让我看到了背后的意味深长...
    人淡如菊_2cd1:@安徽碧宇 同好
    碧宇陶群:@人淡如菊_2cd1 知我者谓我心忧。问好
  • 2375d260f19b:我就是属于学习阶段,请老师多多指教!
    碧宇陶群:@素颜拙妆汪素珍 我们都处在学习和探索阶段。你是很谦虚并懂得提高自己的人。谢谢!
  • 1eea1e5957a0:新诗正处在发展阶段,还在探索的路上,虽迷雾重重,但正山高水远,前途无限。
    碧宇陶群:@刘安军 是的。诗歌是一门精致的艺术。中国的新诗只百年而已。
  • 年伢:厉害!
    碧宇陶群:@年伢 谢谢鼓励!还望指正。祝好
  • 一帘清风:👍👍
    碧宇陶群:@读雪听寒 早上好,敬请指导
  • 人淡如菊_2cd1:👍👍👍一眼看穿诗江湖👏👏👏
    人淡如菊_2cd1:@安徽碧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诗坛亦如是。我是说此文分析透彻,举世之浊,而独清。方可看透诗江湖。满满的正能量!不由心生敬仰!
    大别山诗刊的绿色在当今诗坛乱象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祈愿初衷不改,继续发扬
    碧宇陶群:@人淡如菊_2cd1 因为身在江湖啊!敬请指正。祝好
  • 黄梅枝:👍👍👍👍🌹🌹🌹🌹🌹🌹
    碧宇陶群:@黄梅枝 欢迎指正!
  • 演讲与写作:结缘飞来峰
    顺手点赞富三代,随即好评美一生。
    与君共勉加鞭策,同登觉地飞来峰。
    碧宇陶群:@陈权_高级顾问 妙啊!问好
  • 冷冬年:🌺🌺🌺🌹🌹
    碧宇陶群:@冷冬年 敬茶了,问好!
  • 暮潇潇:👍👍👍🔆
    暮潇潇:@安徽碧宇 问好😜😀
    碧宇陶群:@暮潇潇 问好!
  • 黎峰小峰峰:碧宇和凌之啥关系呢?:whale:
    碧宇陶群:@黎峰小峰峰 已经写转载。
    黎峰小峰峰:@安徽碧宇 我以为是一个人:ghost:
    碧宇陶群:@黎峰小峰峰 简友关系
  • 上海驿站:👏👏👏👏🌺🌺🌺🌺
    碧宇陶群:@上海驿站 谢谢来访。祝好

本文标题:好诗在民间——兼答简友松云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lo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