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开了公众号,发了第一篇文章,也同步到了简书上。
之后再无下文。
再次打开简书已经是两年后了。
都急着变现,谁还在潜心写作
前天晚上,鬼使神差的我坐在电脑前,敲下了第一个字,忘我的完成了第一篇文章。
发布,投稿,同步到公众号,这一切是那么熟练,似乎已经执行过无数遍。
不久,收到手机提醒,投稿通过。
我开心地拿起手机,翻开着自己写的文章,改正了几个错别字,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都急着变现,谁还在潜心写作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擅长写作,但是我从大学开始,所有的实践和工作,几乎都和写作有关。从很早以前,我就把我自己拉向了这条路。
两年前来到简书,也是想完成自己的一个小小的写作梦想。
辗转两年,重新回到这里,却发现,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教你如何写作,如何变现。
我们都是追逐利益的,我不敢说我写作纯粹的为了梦想和好玩。
但当我刷新简书出现80%的文章都是在讲如何写作变现时,我震动了。
都急着变现,谁还在潜心写作
我错过的两年,是知识经济腾飞的两年。知识付费,在无数大V的推动下,从荒草从生到林木密布。从中衍生出来一批靠写作实现经济独立甚至财务自由的人。
于是,更大的一批人开始投入到这个阵营。希望向前者靠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
我无法抨击这批人,因为如果我这么做了,我也就是在抨击我自己——我也曾做过这样的梦。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批人的出现,才催生了另外一批人。
他们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成就,也许已经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积攒了数万粉丝。
但继续前进却发现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一时之间过不去,停滞不前总不是个办法。
正巧前一批人想写,却又无法入门,写出来的东西,入不得编辑法眼,纵使洋洋洒洒写了万言,也没有一字被人看到。
好为人师的本性,碰到好学的人,两股眼神一碰撞,就是无数火花。
都急着变现,谁还在潜心写作
越来越多的大V小V建立起一个个写作社群,或收费或免费,将自己以往成功的写作经验悉数传授。也有一些人不屑这种做法,只将自己的写作经验,化为文章,发布在以公众号、简书为代表的各个平台。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谁也没有想到,许久没有产出爆文的他们,竟然依靠这样的一篇经验分享文章,收获万千留言赞同,想要学习者更是不计其数。
读者口口相传,一个超级大V、精神导师诞生在即。
这个过程开始复制、扩散,像是病毒一样,短短时间就席卷全网。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只是写了几篇勾起了读者共鸣的文章,就开始组建社群教授写作,从中牟利,再将这个过程写下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谋取更大的利益。
这个过程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滚成一个写满“浮躁”大雪球,将真正沉心写作的人,压死砸扁。
都急着变现,谁还在潜心写作
我不认为这样有错,趋利避害依靠某种方式改善生活和生活态度,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于己有利的。
一些处在人生低谷,赋闲在家一事无成的人,为此走出低谷,积极上进改变命运。
促成这样的事情,就值得被尊敬。
但是,我却希望所有的事情能再沉淀一下,再沉淀一下,无论是教授的写作课程,还是共同努力的社群,我希望看到的是,能改变一些事情的东西。
写作这件事,本来就是需要耐住寂寞潜心修炼的。需要无尽的输入沉淀,才能保证持续的输出。
沉淀对于写作来说,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短短几天的社群训练,看几篇教授写作的文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仅仅只是对于写作有一个大致的框架,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许多的社群和文章,都在提倡每天写一点,会越写越顺畅。我认同,但我还想再加一点——每天读一点,背一点。
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每天写一点只是让自己动起来,而每天读一点,看一点,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充实起来,写出深刻的文章来。
当然,对于这一点来说,我也还在途中。
都急着变现,谁还在潜心写作
我相信,我在简书上看到那80%的关于如何写作,如何用写作变现,如何写了几个月就收入破万的文章的作者,大多数还是打心眼里喜欢写作这件事的。
也真心的希望,我们能一起,将写作这件事,去除浮躁,沉淀下来。既求闻达于网络,亦求写出最真实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