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爱情小说主题赛三
一婚礼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音乐声,还有人们的欢声笑语中,司仪致开场词,“感谢亲朋好友的大驾光临,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张大年与李惠惠的新婚典礼,来见证她们的爱情,幸福。他们一路走来不容易,愿他们余生幸福,快乐,携手相伴到老!”
司仪言毕又说,“有请新郎、新娘入场。”在欢乐声中,张大年的女儿挽着李惠惠,李惠惠的儿子挽着张大年的胳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暖画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苦尽甘来,幸福美满,儿女双全,和乐幸福的一家人。
在歌声,欢笑声中,张大年和惠惠喜结连理,破碎的两个家庭,今天终于走到一起,开启他们新人生,新的幸福征程。未来的路,还会面临许多考验,相信,相爱的两个人在一起同心协力渡过每一个难关,相信未来的路会越来越幸福。
伴随着优美旋律,《终于等到你》婚礼曲缓缓进行,终于等来了他们的幸福,新娘惠惠偷偷偏过头去轻轻用手拭去流下的幸福眼泪。新郎张大年看到,用手臂揽下李惠惠的肩膀,以示安慰。李惠惠,有些不好意思的脸红了,低下了头。有人起哄大声喊,亲一个,亲一个。张大年也有些不好意思,笑着在李惠惠脸上轻轻亲了一下。李惠惠害羞的笑着又低下了头。
司仪见势就说,好了,好了,大家别闹了,开席吃饭,大家吃好喝好,感谢亲朋好友的捧场,辛苦大家了。张大年和李惠惠也连声致谢,希望亲朋好友吃好,喝好,辛苦大家能来到现场见证她们的幸福。
歌曲温婉感人,优美的旋律久久回荡在婚礼现场的上空:终于等到你
到了某个年纪你就会知道
一个人的日子 真的难熬
渐渐开始尝到孤单的味道
时间在敲打着 你的骄傲
过了某个路口你就会感到
彻夜陪你聊天的越来越少
厌倦了被寂寞追着跑
找个爱你的人就想托付终老
能陪我走一程的人有多少
愿意走完一生的更是寥寥
是否刻骨铭心并没那么重要
只想在平淡中体会爱的味道
终于等到你 还好我没放弃
幸福来得好不容易
才会让人更加珍惜
终于等到你 差点要错过你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
才算没有辜负自己
终于等到你
能陪我走一程的人有多少
愿意走完一生的更是寥寥
是否刻骨铭心并没那么重要
只想在平淡中体会爱的味道
终于等到你 还好我没放弃
幸福来得好不容易
才会让人更加珍惜
终于等到你 差点要错过你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
才算没有辜负自己
终于等到你
终于等到你 还好我没放弃
幸福来得好不容易
才会让人更加珍惜
终于等到你 差点要错过你
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你
才算没有辜负自己
终于等到你
二、惠惠失夫,张大年因帮惠惠做生意,夫妻感情矛盾加巨离婚
李惠惠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四年前,因为一次车祸,老公意外去世。留下一个十岁的儿子,母子相依为命。为了儿子,李惠惠一直没再婚,一是怕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学习,也怕儿子受委屈,不利于儿子成长,十多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二是还没从失夫的悲伤中走出来,没有做好接受新感情的心里准备。
原来的生意,自己也经营不下去,忙不过来。自己也做不来,以前都是老公在打理。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请好朋友张大年来帮忙,他不忙的时候,当然也不是白帮忙的,他不亏待弟兄。两家人关系好的没话说。
老公不在了,张大年也还是会经常过来给她帮忙。李惠惠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打算过了年生意淡季就把它转让出去。年前生意好,一年就这几个月的好生意。张大年来帮她,她多给他些钱。张大年当然没啥好说的,他觉得就是不给他钱也是应该的,她孤儿寡母,大哥在的时候,也是对他很好的弟兄。
就这样,李惠惠在张大年的帮助下生意还做的过得去,由于时间长了,也免不了有人说闲话,传到张大年老婆耳朵里,她心里不舒服,难免有情绪,就劝张大年,不要再帮李惠惠做生意了,这样影响不好。张大年觉得,两家多年的感情,这样说不帮就不帮她,也不好说,等李惠惠找到帮忙的再说。李惠惠也找了几个年轻人,都干不了几天,还没有适应就走了,张大年的老婆,听多了风言风语,也开始怀疑他们,感情本就不是很好的两个人,吵架更频繁了。
后来,李惠惠觉得干脆把生意转让出去,自己去打工,不干了。转让出去,就会賠一些钱,她店里的生意还不错。张大年觉得,如果她真的不做了,转给别人还得賠一些钱,可惜,他想接手做。李惠惠觉得这样最好,她也不用担心受骗了,她也放心。她和张大年在清理货物的时候,免不了那几天天天在店里整理货物到很晚,张大年老婆醋意大发,大闹了一场。前几天李惠惠请张大年的老婆一起来帮忙,她借口有事情不来。她还是疑心他老公,总觉得他们两个有事情。张大年说什么,她都不相信,闹得沸沸扬扬,张大年觉得她无理取闹,很失望,最后两个人因此离了婚。张大年老婆把女儿留给张大年抚养,她自己出门打工去了。
李惠惠把店转给张大年后,她就在家乡找点事情做,起早贪黑,虽然说辛苦些,看到孩子失去了父爱,有母亲全心身的陪伴,儿子也是健康快乐的成长,也知足,只是苦了自己,夜深人静的时候,未免孤单寂寞。
张大年离婚后,接手了李惠惠家的店,生意做得还好,女儿上学,他看店。他还试图劝老婆回来复婚,为了孩子,他和惠惠之间真的没有别人说的闲话那样子的关系。老婆却不领情,不愿意回来,他也实在没办法。他想过再婚,因为孩子还需要有人照顾,他也需要女人一起生活,他还年轻。
张大年离婚后,有时间李惠惠有事情,也不好意思再经常麻烦张大年,怕再被误会,张大年知道了,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帮助她们。他说身正不怕影子斜,两家多年的交情不能断,也不能忘。
再说张大年,李惠惠老公在的时候,对他是当亲兄弟一样对待,这份恩情,张大年牢记在心。
那时候,张大年家里人多,经济条件不好,惠惠老公宋大哥比他大三岁帮他不少,带他一起做买卖赚钱,从没有把他当外人看。他有报恩的心在里面,他也深知朋友妻不可欺,他敬重他的大哥老宋,从心里来说,他觉得不该背叛朋友,喜欢上他大哥的女人,他的嫂子。如果如此,他将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
大哥不在了,帮忙照顾孩子,帮助大嫂也是他应该做的,知恩图报是本分。以前他没有想过他会爱上宋大嫂,也不敢想。
自从前年他离婚后,他联系老婆复婚没成,他觉得他还年轻,孩子也没有人照顾,还是应该再找个女人成家。也有亲戚,邻居给他介绍了几个对象,相处了一段时间,也都不了了之。
三、张大年在朋友撮合下求婚被拒,看到了李惠惠的真心,愿意等她
后来有朋友跟他说,“要不,我们从中撮合你和宋大嫂,只要你愿意。”张大年刚开始觉得不合适,如果那样做对不起宋大哥。后来听朋友劝说,心里想开了,他说,“我没啥意见,我是愿意,宋大嫂是个好女人,也不知道宋大嫂,惠惠能不能看上我。”
朋友们听他这样说,明白了他的心意,都劝他说,“现在什么年代了。你的思想还那么保守。宋大哥死了,他最牵挂的就是宋大嫂和他儿子,他如果地下有知,知道你能把他儿子和老婆娘俩照顾好,他不会怪罪你,还会感谢你。”
张大年见朋友们说的有道理,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欣然同意。他知道,李惠惠也没有比他大几岁,最多三四岁,人美心善,是难得的好女人,他不是不想,只是没敢想,想到他们娘俩,就觉得心疼他们,忍不住去帮助他们。只是他不曾意识到,他是爱他们的,不仅仅有报恩的心,还有一份不自觉地深深地爱在心里。
朋友们说,“只要我愿意,剩下的事情,就有他们去说合。”在那段时间里,张大年心里很纠结,他既怕宋大嫂拒绝他,也怕她为难,伤心。断了他们两家的情分,往来。”在那段时间里,他都不敢见宋大嫂,既盼望早点等到她的好消息,又害怕听到被拒绝的消息,心里焦虑,又矛盾。
事情像他所想的那样,宋大嫂听到朋友们打算撮合张大年和她在一起的消息,她也是没有表示反对意见。本就是很好的朋友,现在都是单身,两个人在一起互相照应,把孩子抚养长大,也没有什么不妥。说心里话,宋大嫂心里也是非常愿意的,他知道张大年人好,心善,是会对自己和孩好的人。
只是她怕别人说闲话;也怕儿子正是十几岁青春期,性格比较叛逆,接受不了这个事情,伤害到孩子。宋大嫂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朋友们和张大年的好意。说她暂时还不能找个伴,让张大年,找个年轻一点的女人结婚吧。为了儿子,她现在还不能找。她的事情,得等儿子长大成人以后,把儿子事情安顿好,儿子同意她找老伴再说。
她不想伤害孩子的心,她是孩子唯一的依靠。孩子大了些,能帮自己做些事情了,也会越来越好。她还劝说张大年,“不要因为她们娘俩耽误了他的事情,也不要因为他们受到别人的误会。不用为她们担心。”
张大年,得知宋大嫂的心意,知道她心里也是有自己的,人美心善的好女人,对她的喜爱更进一步。他说,“我也不想再找了,除非你愿意嫁给我,宋大嫂。”他后来还说,“我在这些年的交往中明白,你是难得的好女人,宋大哥在时,你们对我是恩重如山,现在宋大哥不在了,你嫁不嫁我,我都要照顾好你们娘俩。我不怕别人说闲话,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愿意等。”
就这样,她们又相处了两三年,光明正大的往来,有困难,不等宋大嫂说,张大年知道了就会去帮忙。两家人虽然不是一个村的,临近村的,也是差不多挨着的,距离还没有二里路。
再说张大年在街上做生意,认识的人多,宋大嫂家有些事情,村里赶集的人,见了张大年,也会告知一声,都知道他们两家的关系非常好。再说,现在都有手机,联系也很方便。
只是宋大嫂不愿多麻烦张大年,没有重要的事情,能自己解决的,也不愿多麻烦他。只要张大年听说了的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帮忙。
四、儿子宋铭劝母亲答应张大年的求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去年,宋铭考上了大学,他长大了,也懂事了,体谅母亲的辛苦和苦心,他知道这些年,张大年叔叔对母亲的心意,张叔也是对他疼爱有加。母亲只所以没有答应张叔的婚事,都是因为考虑他的感受。现在,他离开家要到外地上学,家里就母亲一个人,需要人陪伴,就劝说母亲答应张大年的求婚,他外出上大学,也放心。
宋铭亲自给张大年打电话说,“拜托叔叔帮忙多照顾些自己母亲,我不在家的日子。感谢张叔多年对母子俩的关心照顾,希望我们真正成为一家人。他真心希望母亲和叔叔幸福,以前是自己不懂事,让母亲和叔叔生活的那么辛苦。”他向张大年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和诚意。
张大年知道孩子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他很开心。他知道,孩子的心智成熟了。他和李惠惠的感情终于等到孩子的认可,赞同。他更想早点把惠惠娶回家,两个人光明正大的在一起生活,这是他多年的愿望和期待。
张大年想,自己和惠惠多年的心愿终于成真。他们想在孩子都在家的时候把他们的婚礼办了,简简单单的,该有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他不想委屈了惠惠,也让儿子放心去上大学。他们选择了一个好日子登记结婚,并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喜结良缘,得到儿女的祝福,也是儿女双全的恩爱夫妻,老来伴!于是就出现开头的那一幕。
后记:儿子上大学,女儿上高中,张大年和惠惠,一起经营他们的生意,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未来的好日子,美好生活的画卷正徐徐开启……














网友评论